-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8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380049268.8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09 , B29C44/1238 , B29C44/1271 , B29K2075/00 , B29K2105/04 , B29L2009/00 , B29L2031/3023 , B60N2/64 , B60N2/682 , B60N2/7017 , B60N2/80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和头枕的制造方法,所述头枕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对后方碰撞时的乘员的颈部的负载。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22)的内侧配置有第一氨基甲酸酯(30)和第二氨基甲酸酯(32)从而构成了头枕衬垫(20)。第一氨基甲酸酯(30)被埋设于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中,并且被设为能够弹性变形,且对质量体(34)进行支承。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与第一氨基甲酸酯(30)相比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271.X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06 , B60N2/4885 , B60N2/80 , B60N2/888 , B60N2002/899 , F16F7/108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所述头枕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对两种共振频率的振动发挥衰减作用的特性。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的内侧,于质量体(34)上支承有构成头枕衬垫(20)的一部分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氨基甲酸酯(30)。即,构成有具备第一氨基甲酸酯(30)以及质量体(34)的动态减震器(28)。质量体(34)的重心(34G)被设定于相对于第一氨基甲酸酯(30)的弹性中心(30C)而向座椅宽度方向偏移了的位置处。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268.8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09 , B29C44/1238 , B29C44/1271 , B29K2075/00 , B29K2105/04 , B29L2009/00 , B29L2031/3023 , B60N2/64 , B60N2/682 , B60N2/7017 , B60N2/80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和头枕的制造方法,所述头枕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对后方碰撞时的乘员的颈部的负载。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22)的内侧配置有第一氨基甲酸酯(30)和第二氨基甲酸酯(32)从而构成了头枕衬垫(20)。第一氨基甲酸酯(30)被埋设于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中,并且被设为能够弹性变形,且对质量体(34)进行支承。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与第一氨基甲酸酯(30)相比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267.3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88 , B60N2/4228 , B60N2/80 , B60N2002/899 , F16F7/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所述头枕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后方碰撞时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22)的内侧,在能够弹性变形的头枕衬垫(20)中埋设有第一质量体(40)以及第二质量体(42)。第一质量体(40)以及第二质量体(42)以相对于头枕(14)中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线(CL)而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离的方式被并列配置。所述头枕被设定为,从头枕(14)的重心起到第一质量体(40)的重心(G1)为止的距离与第一质量体(40)的质量之积、和从头枕(14)的重心起到第二质量体(42)的重心(G2)为止的距离与第二质量体(42)的质量之积相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