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189246.3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员能够迅速地向车外逃出的安全气囊装置、以及具备该安全气囊装置的乘员保护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在车辆的碰撞时被供给利用充气装置而产生的气体且从车辆用座椅的后方侧起通过上方侧而向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具有一对前后腔、安全气囊主体及一对后方系带,一对前后腔从乘员的头部的左右两侧通过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全气囊主体与一对前后腔连通,并且在一对前后腔之间被配置在乘员的前方侧,一对后方系带的一端部被安装在安全气囊主体上,且另一端部被安装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至少侧门侧处的后方系带能够在车辆的碰撞后进行释放。

    水泵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464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54779.4

    申请日:2012-11-06

    Abstract: 水泵(1)具有带叶轮叶片(10)的泵部分(11),使所述叶轮叶片(10)旋转的旋转轴(12),和设置在泵部分(11)后部、驱动旋转轴(12)的发动机部分(13)。所述发动机部分(13)具有发动机壳体(30),容纳在发动机壳体(30)内、使旋转轴(12)旋转的发动机(62),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动机(62)两侧、在旋转轴(12)上将发动机夹于其间的轴承(61,63),所述轴承(61,63)介于发动机壳体(30)的内表面与所述旋转轴(12)之间,且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12)。在发动机壳体(30中,形成有通气孔(110),用于使空气在发动机壳体(30)内设有发动机(62)的发动机空间(A)与发动机壳体(30)的外部之间流通。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308194.7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充气装置,其在车辆的碰撞时产生气体;安全气囊,其被供给所述气体,并从车辆用座椅的上部的座椅后方侧向座椅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安全气囊具有前后腔以及安全气囊主体。前后腔具有从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头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而向座椅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左右一对前后延伸部、以及将一对前后延伸部的前端部在座椅左右方向上进行连结的连结部。安全气囊主体在连结部的座椅后方侧晚于前后腔而向乘员侧进行膨胀展开,并且在乘员的约束时,在使前后腔于座椅前后方向上伸展的同时安全气囊主体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被压缩。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193164.6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无关于乘员的体格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在车辆的碰撞时被供给利用充气装置而产生的气体并且从车辆用座椅的后方侧起通过上方侧而向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具有一对前后腔、安全气囊主体及一对后方系带,一对前后腔从乘员的头部H的左右两侧通过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全气囊主体与一对前后腔连通,并在一对前后腔之间被配置在乘员D的前方侧,一对后方系带的一端部被安装在安全气囊主体上,且另一端部被安装在座椅靠背上,在乘员的约束时,安全气囊主体通过后方系带而向斜后方且下侧被拉拽,从而使前后腔从上方侧对乘员的肩部进行按压。

    安全气囊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06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0618867.9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车辆的转向盘的中央区域中,并且容纳安全气囊,当驾驶员坐在驾驶员座椅中时,所述安全气囊能够在所述转向盘后方展开。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安全气囊膨胀控制单元,所述安全气囊膨胀控制单元以如下的方式控制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方向:在所述安全气囊展开时,在所述安全气囊沿抵接在所述驾驶员的胸部上的方向已经膨胀之后,允许所述安全气囊在所述安全气囊模块上方膨胀。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192401.7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即使不设定用于将气体向外部排气的通气口也能够从安全气囊主体的内部将气体排出的安全气囊装置、以及具备该安全气囊装置的乘员保护装置。安全气囊装置(30)具备在车辆的碰撞时被供给利用充气装置而产生的气体并且从车辆用座椅(12)的后方侧起通过上方侧而向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2),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32)具有一对前后腔(34)、安全气囊主体(40)及副室(60),一对前后腔(34)从乘员(D)的头部(H)的左右两侧通过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全气囊主体(40)与一对前后腔(34)连通并在一对前后腔(34)之间被配置在乘员(D)的前方侧,副室(60)至少在由安全气囊主体(40)所实施的乘员(D)的约束时间接地流入有安全气囊主体(40)内的气体。

    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460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69666.6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具备由外侧安全气囊部和内侧安全气囊部所构成的安全气囊主体。外侧安全气囊部具有前后腔室、左右腔室、顶端腔室和系绳,其中,所述前后腔室从乘员的头部的一侧方通过并向前方侧展开,且被配置在头部的一侧方处;所述左右腔室从前后腔室的前方侧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展开,并被配置在乘员的面部的前方侧处;所述顶端腔室从左右腔室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后方侧展开,并被配置在头部的另一侧方处;所述系绳对前后腔室和顶端腔室进行连结。内侧安全气囊部以在前后腔室和左右腔室和顶端腔室之间展开的方式被配置。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309429.4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具备从车辆用座椅的上部的座椅后方侧向座椅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具有前后腔以及安全气囊主体。前后腔具有从乘员的头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而向座椅前方侧进行膨胀展开的左右一对前后延伸部、以及将一对前后延伸部的前端部在座椅左右方向上进行连结的连结部。安全气囊主体在连结部的座椅后方侧处晚于前后腔而向乘员侧进行膨胀展开。该安全气囊主体具有在由安全气囊所实现的乘员约束时对安全气囊施加朝向座椅下方的力的向下施力部。

    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乘员保护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190732.7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发生偏心碰撞或斜向碰撞而使乘员向座椅斜前方侧移动了时也能够适当地约束该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以及具备该安全气囊装置的乘员保护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在车辆的碰撞时供给有由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且从车辆用座椅的后方侧起在上方侧通过而向前方侧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具有一对前后腔及安全气囊主体,一对前后腔从乘员的头部的左右两侧通过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全气囊主体与一对前后腔连通并且在一对前后腔之间被配置在乘员的前方侧且在乘员的约束时以被一对前后腔支承的状态而压缩变形,安全气囊装置构成为在乘员的约束后半时至少抑制乘员的头部进入前后腔与安全气囊主体的间隙中的情况。

    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460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310368.7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座椅搭载型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主体,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具有前后腔室和顶端腔室,其中,所述前后腔室通过从根据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碰撞来进工作的充气装置被喷出的气体而从乘员的头部的侧方通过并向座椅前方侧展开,且被配置在乘员的头部的侧方处,所述顶端腔室从前后腔室的座椅前方侧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展开,并被配置在乘员的面部的座椅前方侧处。在对乘员的头部进行约束的头部约束时,当被施加在安全气囊主体上的朝向座椅前方侧的载荷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通过使安全气囊主体向座椅前方侧移动的力限制机构,来对安全气囊主体和座椅靠背框架进行连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