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窗帘气囊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26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724069.2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窗帘气囊装置,其包括窗帘气囊,该窗帘气囊包括:后座腔,所述后座腔从车室侧部的上端部分膨胀展开于后座乘员的头部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以及头枕腔,所述头枕腔从所述后座腔的后端部分延伸出,所述头枕腔沿车辆宽度方向膨胀展开于后座椅的头枕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

    车辆窗帘气囊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26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724069.2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窗帘气囊装置,其包括窗帘气囊,该窗帘气囊包括:后座腔,所述后座腔从车室侧部的上端部分膨胀展开于后座乘员的头部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以及头枕腔,所述头枕腔从所述后座腔的后端部分延伸出,所述头枕腔沿车辆宽度方向膨胀展开于后座椅的头枕和所述车室侧部之间。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87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0980160664.1

    申请日:2009-07-29

    Inventor: 小原孝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即使在存在各零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的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或防止因收纳部件与膝部安全气囊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异常噪声的产生。在转向管柱(12)的管柱下部外壳(22)内收纳有安全气囊组件(46)。安全气囊组件(46)以包括支承板(40)、充气装置(42)、膝部安全气囊(44)的方式而构成。在膝部安全气囊(44)的下表面与管柱下部外壳(22)之间形成有空隙(72)。在管柱下部外壳(22)的拐角部(22C)的内侧面上突出形成有肋材(74)。肋材(74)被压贴在膝部安全气囊(44)上,从而被设定为干涉设计。

    安全气囊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405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59062.4

    申请日:2009-07-24

    Inventor: 小原孝司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能够使安全气囊小容量化的安全气囊装置。从仪表板(16)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内的折叠状态起受到气体供给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20)具有:外气囊(26),其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对车辆乘员(P)的上身(U)进行约束;反作用力支承管(28),其受到气体供给而在外气囊(26)的内侧前部膨胀展开。充气装置(22)向外气囊(26)、反作用力支承管(28)分别供给气体。当外气囊(26)对车辆乘员(P)的上身(U)进行约束时,反作用力支承管(28)通过单向阀(32)而抑制了气体排出,并使其内压被维持在高于外气囊(26)的内压的高压。

    安全气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4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80159062.4

    申请日:2009-07-24

    Inventor: 小原孝司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能够使安全气囊小容量化的安全气囊装置。从仪表板(16)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内的折叠状态起受到气体供给而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20)具有:外气囊(26),其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对车辆乘员(P)的上身(U)进行约束;反作用力支承管(28),其受到气体供给而在外气囊(26)的内侧前部膨胀展开。充气装置(22)向外气囊(26)、反作用力支承管(28)分别供给气体。当外气囊(26)对车辆乘员(P)的上身(U)进行约束时,反作用力支承管(28)通过单向阀(32)而抑制了气体排出,并使其内压被维持在高于外气囊(26)的内压的高压。

    安全气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3683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80157691.3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能够通过简单的安全气囊结构而有效地对乘员的上半身以及膝部进行保护。构成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10)的安全气囊(20)具有:主气囊(26),其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对车辆乘员(P)的上半身(U)进行约束;副气囊(28),其与主气囊(26)相比容量较小,并且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对乘员(P)的膝部(K)进行约束;内套管(38),其与主气囊(26)以及副气囊(28)一起被折叠,且通过来自充气装置(22)的气体供给而在安全气囊(20)内膨胀展开。内套管(38)将充气装置(22)的气体分别直接向主气囊(26)以及副气囊(28)供给。在连通内套管(38)与副气囊(28)的气体出口(38C)上,设置有单向阀(40)。

    安全气囊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33683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980157691.3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能够通过简单的安全气囊结构而有效地对乘员的上半身以及膝部进行保护。构成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10)的安全气囊(20)具有:主气囊(26),其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对车辆乘员(P)的上半身(U)进行约束;副气囊(28),其与主气囊(26)相比容量较小,并且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对乘员(P)的膝部(K)进行约束;内套管(38),其与主气囊(26)以及副气囊(28)一起被折叠,且通过来自充气装置(22)的气体供给而在安全气囊(20)内膨胀展开。内套管(38)将充气装置(22)的气体分别直接向主气囊(26)以及副气囊(28)供给。在连通内套管(38)与副气囊(28)的气体出口(38C)上,设置有单向阀(40)。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80160664.1

    申请日:2009-07-29

    Inventor: 小原孝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即使在存在各零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的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或防止因收纳部件与膝部安全气囊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异常噪声的产生。在转向管柱(12)的管柱下部外壳(22)内收纳有安全气囊组件(46)。安全气囊组件(46)以包括支承板(40)、充气装置(42)、膝部安全气囊(44)的方式而构成。在膝部安全气囊(44)的下表面与管柱下部外壳(22)之间形成有空隙(72)。在管柱下部外壳(22)的拐角部(22C)的内侧面上突出形成有肋材(74)。肋材(74)被压贴在膝部安全气囊(44)上,从而被设定为干涉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