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固体电解质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5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800059.1

    申请日:2019-08-28

    Inventor: 奥田高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固体电解质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用于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固体电解质的工序;准备包含树脂的三维多孔膜的工序;使所述固体电解质与所述三维多孔膜接触而形成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前体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前体在80℃以上且小于所述三维多孔膜的软化温度的温度下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的工序,所述三维多孔膜的开孔直径大于2μm,并且所述三维多孔膜的所述软化温度低于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结晶温度。

    固体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89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742214.6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公开的固体电池具备电极体和密封电极体的层压膜,电极体包含沿层叠方向排列的多个单元层叠体,单元层叠体包含正极层(13、14)、负极层(10)、固体电解质层(11、12)和绝缘层(25、29),配置于电极体的一端面侧的单元层叠体(4A)的绝缘层(29)的厚度大于设在电极体中央侧的单元层叠体(4B)的绝缘层(25)的厚度。

    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271831.0

    申请日:2018-03-29

    Inventor: 奥田高志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含有正极(10)和负极(20)和电解液,正极(10)至少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正极活性物质含有0.08质量%以上的碳酸锂和其余量的锂复合氧化物,粘合剂是选自聚四氟乙烯、聚氧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1种,电解液至少含有溶剂和锂盐,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者,电解液中的锂盐的浓度为1.9mol/l以上2.3mol/l以下。

    固体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9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742214.6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公开的固体电池具备电极体和密封电极体的层压膜,电极体包含沿层叠方向排列的多个单元层叠体,单元层叠体包含正极层(13、14)、负极层(10)、固体电解质层(11、12)和绝缘层(25、29),配置于电极体的一端面侧的单元层叠体(4A)的绝缘层(29)的厚度大于设在电极体中央侧的单元层叠体(4B)的绝缘层(25)的厚度。

    复合固体电解质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549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800059.1

    申请日:2019-08-28

    Inventor: 奥田高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固体电解质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用于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固体电解质的工序;准备包含树脂的三维多孔膜的工序;使所述固体电解质与所述三维多孔膜接触而形成所述复合固体电解质层的前体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前体在80℃以上且小于所述三维多孔膜的软化温度的温度下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的工序,所述三维多孔膜的开孔直径大于2μm,并且所述三维多孔膜的所述软化温度低于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结晶温度。

    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液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042223.7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用非水溶剂的主成分是氟化溶剂的非水电解液而制造出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能够很好地防止电池容量降低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准备氟化溶剂的氟化溶剂准备工序(S10),准备相对介电常数为40以上的高极性溶剂的高极性溶剂准备工序(S30),使超过在氟化溶剂中的饱和溶解量的LiBOB溶解在高极性溶剂中而调制高浓度LiBOB溶液的LiBOB溶解工序(S40),以及使氟化溶剂和高浓度LiBOB溶液混合的混合工序(S50)。通过这样,尽管非水溶剂的主成分是氟化溶剂,但也能够制造出溶解了充分LiBOB的非水电解液,所以能够以高水平抑制满充电时的氧化分解初期充电时的还原分解这两者,很好地防止电池容量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