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4880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0829236.X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基于区间约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1)将系统可靠性预计指标与设计指标比较确定是否优化;(2)确定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变量集及优化目标;(3)确定各分系统指标优化区间;(4)根据影响因素参数确定权值;(5)根据权值,进行指标优化;(6)确定优化后满足系统可靠性设计指标,结束优化。本发明方法根据各系统复杂程度、技术成熟度、重要程度、环境条件、任务时间等因素,更加准确地进行可靠性指标权衡优化,综合反映各系统分配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使得可靠性指标分配依据充分、结果更加准确,能够为型号可靠性分析设计提供支持和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0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291883.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人机系统安全性影响因素筛选方法,包括(1)构建涵盖人为差错、设备故障及环境扰动3大类因素的空间人机系统(SMMS)安全性影响因素体系;(2)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综合权重初步筛选补偿因素(CPFs)和不可替代因素(IRFs);(3)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的综合被影响度初步筛选独立因素(IDFs)和联合作用因素(CBFs);(4)基于故障树的最小割集(FT-MCS)对以上安全性影响因素进行二次筛选;(5)采用二次筛选结果对初步筛选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确定SMMS安全性补偿和不可替代因素、独立和联合作用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4884.5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DPAC的遥操作任务可靠性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对遥操作任务进行系统组成分析,确定系统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性影响因素;对遥操作任务进行任务剖面和相关场景信息分析,构建得到遥操作任务的任务剖面链模型;对遥操作任务进行人机环任务场景依赖性分析与分类;构建得到多目标加权约束综合竞争受益模型;进行基于随机波动理论的人为差错识别与量化分析;构建得到遥操作任务剖面链综合模型;基于遥操作任务剖面链综合模型,开展不确定性动态仿真分析,得到不确定性动态仿真结果。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旨在完善空间遥操作任务可靠性安全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845845.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5/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RA框架的复杂系统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属于复杂系统风险因素评估领域;系统的风险因素识别类型包括内部风险因素识别、外部风险因素识别和人为风险因素识别;概率风险评估分析方法,即PRA,包括事件树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和专家主观判断方法;当对内部风险因素识别时,采用PRA的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识别;当对外部风险因素识别时,采用PRA的事件树分析方法进行识别;当对人为风险因素识别时,采用专家主观判断方法进行识别;综合系统的三种类型风险因素,确定系统的风险因素;本发明保证了复杂系统风险因素识别的全面性,能够全面的分析复杂系统的内部外部以及与人相关的风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635366.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包括:(1)分析空间人机交互任务过程,以人系统和机系统两条线索对空间人机交互任务构建事件树模型,并定义空间人机交互任务的后果状态;(2)分析任务过程中人机交互特性;(3)根据构建的事件树模型和分析的人机交互特性,梳理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4)根据空间人机交互任务特点,修正CREAM方法,相应地修正情景环境与认知控制模式的关系;(5)根据事件树建模、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和修正后的CREAM方法,建立人机交互系统绩效评价模型,得到任务可靠度结果。本发明综合而全面地考虑人因失误、环境、设备以及各类耦合因素对绩效的影响,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44377.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K9/6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天安全和任务风险综合管控方法,能够从风险类别、风险量化评价、风险动态特性描述、风险判断决策支持力度4个方面对传统风险管控方法进行完善,提升风险综合管控工作实效,降低航天任务与安全风险。同时考虑航天安全风险与任务风险,具备良好由向非载人向载人航天型号推广应用的前景;重点考虑任务与安全风险量化评价问题,通过重要度排序可更加有效支持风险应对;明确提出了风险动态特性描述的问题,通过风险传播预测确定动态情况下安全与任务关键风险;明确提出了订购方风险管控方法问题,通过风险判断决策支持订购方基于时间、经费等因素的风险综合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69954.4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的安全性仿真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的任务剖面,识别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的任务实施流程;根据任务实施流程,确定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的人因失误因素、设备故障因素、环境扰动因素和耦合因素;获取上述因素的后果状态;基于人因可靠性模型、设备故障树模型、环境扰动马尔科夫模型、耦合因素贝叶斯网络模型,量化上述因素的发生概率;根据发生概率和任务剖面,设置空间人机交互系统任务的运行条件;模拟运行空间人机交互系统任务,根据模拟运行结果和后果状态确定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的安全可靠度。本发明具有可行性、实效性,可推广应用至航天领域,指导空间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建模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35366.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人机交互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包括:(1)分析空间人机交互任务过程,以人系统和机系统两条线索对空间人机交互任务构建事件树模型,并定义空间人机交互任务的后果状态;(2)分析任务过程中人机交互特性;(3)根据构建的事件树模型和分析的人机交互特性,梳理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4)根据空间人机交互任务特点,修正CREAM方法,相应地修正情景环境与认知控制模式的关系;(5)根据事件树建模、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和修正后的CREAM方法,建立人机交互系统绩效评价模型,得到任务可靠度结果。本发明综合而全面地考虑人因失误、环境、设备以及各类耦合因素对绩效的影响,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03882.8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路径依赖效应的人机交互系统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人机交互系统任务剖面进行分析,识别造成系统各功能故障的主要因素;(2)提出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采用贝叶斯网络(BN)方法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3)针对可能造成人误的因素,局部修正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基于路径依赖情况赋予模型条件概率表;(4)计算系统任务成功概率。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具有路径依赖效应的人机交互系统任务可靠性特征,使得建立的任务可靠性模型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2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1055800.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的航天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1)对航天多阶段任务系统任务剖面进行分析,确定系统可靠性特征,定义阶段任务状态和系统任务状态;(2)提出一种航天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采用多态事件树(MSET)方法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采用马尔科夫链(MC)方法建立阶段任务可靠性模型;(3)计算阶段任务末期状态占有概率(SOP)矩阵,确定阶段任务状态概率;(4)建立阶段状态转移模型,确定阶段转移概率;(5)计算系统任务状态概率。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航天多阶段任务系统任务可靠性特征,使得建立的任务可靠性模型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