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9223.8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尾撑变角度机构控制精度修正方法,涉及风洞试验控制领域,所述风洞尾撑变角度机构由控制系统驱动,所述风洞尾撑变角度机构包括若干变角度机构,所述方法在风洞尾撑变角度机构完成装配后,在变角度机构的运行调试过程中,通过引入高精度的激光跟踪仪,对变角度机构设置的标识点进行空间位置变化测量,得到机构运行全范围的实际角度变化量,与控制系统给定的角度进行对比并得到变角度机构实际运行角度与控制系统给定角度的误差,通过对误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变角度机构运行范围的控制系统修正量,进而提高风洞尾撑变角度机构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06551.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低温风洞流场旋转角度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收集液氮喷射排架的喷嘴启闭状态和流量,以及总温排架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两组数据,将其转换至同一尺度的二维矩阵后,计算不同角度差下的两个矩阵的均方误差,求得误差最小的角度差即为低温风洞流场从液氮喷射排架到总温排架的旋转角度。基于该旋转角度,低温风洞能够通过控制液氮喷射排架上的喷嘴启闭状态实现对风洞流场温度均匀性的闭环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22860.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25J9/16 , G06V20/5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物体排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顶层智能体从当前场景中根据当前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下一时刻要移动的物体,并以文本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底层智能体,底层智能体收到文本指令后,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并确定放置锚位,实现将目标物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改变物体的排列状态,在对目标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均放置于对应的锚位后便实现对物体的排序。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形状、颜色、大小等多种规则下的物体排序任务,为机器人解决类似的动态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2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22860.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B25J9/16 , G06V20/5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物体排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顶层智能体从当前场景中根据当前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下一时刻要移动的物体,并以文本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底层智能体,底层智能体收到文本指令后,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并确定放置锚位,实现将目标物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改变物体的排列状态,在对目标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均放置于对应的锚位后便实现对物体的排序。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形状、颜色、大小等多种规则下的物体排序任务,为机器人解决类似的动态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88397.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特种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和观察方法,其中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包括外侧玻璃、内侧玻璃、透明加热膜,外壳结构、离心风机、PTC电加热器等部分,其中观察方法是基于装置,是将外侧玻璃直接与风洞热交换,内侧玻璃与相机防护筒体内部热交换,两侧玻璃间形成了风道,通过风洞驻室引入的低露点气体从防护筒体底部进入离心风机,被PTC电加热器加热后从玻璃夹层中通过,降低了外侧强对流气体对玻璃的影响,通过加热膜对内层玻璃进行加热控温,防止了防护筒体内的水汽凝结;本发明可在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内部长期稳定工作,为试验件的监视、测量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6555.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低温风洞温度场均匀性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风洞下游采集截面温度数据,以此作为反馈改变上游液氮喷射排架上喷嘴的启闭分布,通过获取液氮流量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计算得到风洞流场从液氮喷射排架传播到总温排架所发生的旋转角度。通过该旋转角度找到下游截面温度偏移较大的区域,寻找其在液氮喷射排架上相关联的喷嘴,并改变这些喷嘴的启闭状态,从而使温度偏移较大的区域均向温度中值靠拢,减小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差异。该实施方式可以迭代优化低温风洞的温度场均匀性,进而提高风洞流场品质,改善风洞吹风试验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8397.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特种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和观察方法,其中观察风洞深低温高速流动模拟的装置,包括外侧玻璃、内侧玻璃、透明加热膜,外壳结构、离心风机、PTC电加热器等部分,其中观察方法是基于装置,是将外侧玻璃直接与风洞热交换,内侧玻璃与相机防护筒体内部热交换,两侧玻璃间形成了风道,通过风洞驻室引入的低露点气体从防护筒体底部进入离心风机,被PTC电加热器加热后从玻璃夹层中通过,降低了外侧强对流气体对玻璃的影响,通过加热膜对内层玻璃进行加热控温,防止了防护筒体内的水汽凝结;本发明可在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内部长期稳定工作,为试验件的监视、测量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06555.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低温风洞温度场均匀性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风洞下游采集截面温度数据,以此作为反馈改变上游液氮喷射排架上喷嘴的启闭分布,通过获取液氮流量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计算得到风洞流场从液氮喷射排架传播到总温排架所发生的旋转角度。通过该旋转角度找到下游截面温度偏移较大的区域,寻找其在液氮喷射排架上相关联的喷嘴,并改变这些喷嘴的启闭状态,从而使温度偏移较大的区域均向温度中值靠拢,减小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差异。该实施方式可以迭代优化低温风洞的温度场均匀性,进而提高风洞流场品质,改善风洞吹风试验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6551.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低温风洞流场旋转角度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收集液氮喷射排架的喷嘴启闭状态和流量,以及总温排架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两组数据,将其转换至同一尺度的二维矩阵后,计算不同角度差下的两个矩阵的均方误差,求得误差最小的角度差即为低温风洞流场从液氮喷射排架到总温排架的旋转角度。基于该旋转角度,低温风洞能够通过控制液氮喷射排架上的喷嘴启闭状态实现对风洞流场温度均匀性的闭环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819196.7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飞机机翼变形全场测量方法:在机翼表面制作斑点图案;标定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得到摄像机a的内参数Pa、摄像机b的内参数Pb、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参数Ps、测量坐标系向飞机模型坐标系转换的变换矩阵R;根据吹风试验前、吹风试验中,摄像机a和摄像机b的拍摄图像,获取试验图像序列;基于试验图像序列计算机翼变形全场测量结果。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洞试验飞机机翼变形测量技术只能进行离散点测量,存在测量数据稀疏、空间分辨率低等问题,实现可获取稠密的、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测量数据,实现飞机机翼变形全场测量和变形状态下机翼表面三维形貌全场测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