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110204292.7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采用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混合形成低温电解液,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制备成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铝颗粒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工艺生产纳米铝成本昂贵、产量小的问题。所采用的离子液体为常规离子液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适宜添加剂的使用实现了在常规离子液体体系中得到质量较好的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所得铝沉积层致密、光滑、平整。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纳米材料,反应易控制、能耗小,得到的纳米铝质量好、电流效率高,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及配方能够有效地控制纳米铝的尺寸,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10202920.8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离子液体低温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铋盐合成低温电镀液。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合金中铋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的离子液体种类众多、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且能有效溶解铋盐。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制备Al-Bi合金及其镀层可有效降低电沉积温度和槽电压,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减缓了对设备的腐蚀,得到的沉积层性能优异,镀层平整且厚度可调,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4991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23573.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制备光亮铝镀层的离子液体电镀液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绿色、清洁电镀领域。该电镀液由无水卤化铝(A)、N,N′-二烷基咪唑卤化物(B)和添加剂(C)-吡啶衍生物混合而成。无水卤化铝(A)与N,N′-二烷基咪唑卤化物(B)的表观摩尔比为1∶1~3∶1,添加剂(C)的加入量为0.5~15g/L。操作条件为:惰性气体保护下,阴极电流密度为0.5~5A/dm2,镀液温度为25~100℃,施镀时间为10~120min,搅拌速度为0~500r/min。该方法克服了有机溶剂体系电化学窗口窄、电导率低、挥发性强、易燃烧和无机熔盐体系操作温度高,能耗大,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病,所得镀层发射率较低,纯度较高,厚度易于控制,并且通过定时定量补加添加剂镀液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95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3843.5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58 , C07C211/63 , C07C209/74 , C07D213/20 , C07F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离子液体的一种新型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主要的合成媒介,首先将卤代离子液体通过树脂转变为阴离子为OH-的碱性离子液体,然后使碱性离子液体与含有目标阴离子的酸进行中和反应,最后经过提纯得到目标离子液体。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合成出众多具有常规或功能化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而且离子液体产品的纯度较高,树脂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该方法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和产率高等优点,易于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91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92066.4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离子液体中电解制备微纳米铝粉的方法。本发明以离子液体-AlCl3体系为电解液,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种类,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电解液的配比,搅拌速度等条件来实现不同规格微纳米铝粉的制备,该方法具有温度低、能耗省、无污染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工业化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84991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523573.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制备光亮铝镀层的离子液体电镀液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绿色、清洁电镀领域。该电镀液由无水卤化铝(A)、N,N′-二烷基咪唑卤化物(B)和添加剂(C)-吡啶衍生物混合而成。无水卤化铝(A)与N,N′-二烷基咪唑卤化物(B)的表观摩尔比为1:1~3:1,添加剂(C)的加入量为0.5~15g/L。操作条件为:惰性气体保护下,阴极电流密度为0.5~5A/dm2,镀液温度为25~100℃,施镀时间为10~120min,搅拌速度为0~500r/min。该方法克服了有机溶剂体系电化学窗口窄、电导率低、挥发性强、易燃烧和无机熔盐体系操作温度高,能耗大,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病,所得镀层发射率较低,纯度较高,厚度易于控制,并且通过定时定量补加添加剂镀液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1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02920.8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离子液体低温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铋盐合成低温电镀液。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合金中铋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的离子液体种类众多、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且能有效溶解铋盐。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制备Al-Bi合金及其镀层可有效降低电沉积温度和槽电压,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减缓了对设备的腐蚀,得到的沉积层性能优异,镀层平整且厚度可调,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04292.7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采用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混合形成低温电解液,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制备成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铝颗粒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工艺生产纳米铝成本昂贵、产量小的问题。所采用的离子液体为常规离子液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适宜添加剂的使用实现了在常规离子液体体系中得到质量较好的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所得铝沉积层致密、光滑、平整。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纳米材料,反应易控制、能耗小,得到的纳米铝质量好、电流效率高,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及配方能够有效地控制纳米铝的尺寸,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较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