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10202920.8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离子液体低温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铋盐合成低温电镀液。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合金中铋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的离子液体种类众多、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且能有效溶解铋盐。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制备Al-Bi合金及其镀层可有效降低电沉积温度和槽电压,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减缓了对设备的腐蚀,得到的沉积层性能优异,镀层平整且厚度可调,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96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01931.4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体系电化学过程原位研究装置。该装置以原位光电化学池为核心,在多功能自动调节支架的控制、调节下,可将流动注射分析仪、原位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设备联用。检测液体置于原位光电化学池中,反应过程由电脑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本发明能够在常规电化学测试的基础上,实现对电极表面/界面沉积物、电解液、分解产物、气体产物等进行形貌、结构、组成、浓度变化的表征,为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过程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持。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确、设计合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95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3843.5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58 , C07C211/63 , C07C209/74 , C07D213/20 , C07F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离子液体的一种新型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主要的合成媒介,首先将卤代离子液体通过树脂转变为阴离子为OH-的碱性离子液体,然后使碱性离子液体与含有目标阴离子的酸进行中和反应,最后经过提纯得到目标离子液体。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合成出众多具有常规或功能化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而且离子液体产品的纯度较高,树脂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该方法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和产率高等优点,易于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1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02920.8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离子液体低温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铋盐合成低温电镀液。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Al-Bi合金或电镀Al-Bi合金,合金中铋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的离子液体种类众多、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且能有效溶解铋盐。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制备Al-Bi合金及其镀层可有效降低电沉积温度和槽电压,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减缓了对设备的腐蚀,得到的沉积层性能优异,镀层平整且厚度可调,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04292.7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采用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混合形成低温电解液,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制备成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铝颗粒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工艺生产纳米铝成本昂贵、产量小的问题。所采用的离子液体为常规离子液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适宜添加剂的使用实现了在常规离子液体体系中得到质量较好的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所得铝沉积层致密、光滑、平整。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纳米材料,反应易控制、能耗小,得到的纳米铝质量好、电流效率高,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及配方能够有效地控制纳米铝的尺寸,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91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92066.4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离子液体中电解制备微纳米铝粉的方法。本发明以离子液体-AlCl3体系为电解液,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种类,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电解液的配比,搅拌速度等条件来实现不同规格微纳米铝粉的制备,该方法具有温度低、能耗省、无污染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工业化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63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110204292.7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采用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液体与无水三氯化铝混合形成低温电解液,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制备成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以处理过的基体为沉积阴极,采用直流电沉积制备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铝颗粒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工艺生产纳米铝成本昂贵、产量小的问题。所采用的离子液体为常规离子液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不挥发、环境友好。适宜添加剂的使用实现了在常规离子液体体系中得到质量较好的纳米铝或纳米铝镀层,所得铝沉积层致密、光滑、平整。离子液体/添加剂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纳米材料,反应易控制、能耗小,得到的纳米铝质量好、电流效率高,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及配方能够有效地控制纳米铝的尺寸,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45534.0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一种具有成膜和稳定作用的双功能锂离子电池酰胺类添加剂及含该添加剂的电解液。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具有促进成膜和稳定作用的双功能酰胺类添加剂,该添加剂能够显著促进SEI膜的形成同时可以控制电解液中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该酰胺类添加剂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R选自五元或六元含氮杂环基团(如吡咯、咪唑、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中的一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