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76955.5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由高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有机溶剂、锂盐和成膜添加剂组成;通过制备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消除电解液的泄漏、易腐蚀电极材料等缺点;通过使用离子液体提高电解质的高温性能;通过添加有机溶剂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提高电导率;通过加入成膜添加剂解决离子液体与石墨或锂电极材料相容性较差的问题。实验证实,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弹性自撑电解质膜,其离子电导率高达10-3S/cm数量级,高温稳定性与安全性好,与锂负极或石墨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锂离子可进行有效的嵌、脱锂循环,用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容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287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312178.0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凝胶性能的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该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是以芳香族聚合物为主链,将其进行结构修饰,使其侧链含有苯磺酰亚胺基,从而能够高效地与极性有机溶剂分子形成氢键交联结构,进而形成凝胶,在水处理剂、海上溢油、生物组织工程、药物运输、食品、化妆品、生物传感和敏感器件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28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12178.0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凝胶性能的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该有机聚合物凝胶因子是以芳香族聚合物为主链,将其进行结构修饰,使其侧链含有苯磺酰亚胺基,从而能够高效地与极性有机溶剂分子形成氢键交联结构,进而形成凝胶,在水处理剂、海上溢油、生物组织工程、药物运输、食品、化妆品、生物传感和敏感器件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90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92725.8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导电粘结剂,该粘结剂包括含氟磺酰亚胺锂离子聚合物。该导电粘结剂的离子聚合物主链含有-SO2N-Li+SO2-超强酸结构,能够有效解离出锂离子,一方面提高了锂离子电导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大电流充放电下的电池容量和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倍率;同时,以该粘结剂作为正极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稳定,不易随着电池充放电循环而降解,从而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10476920.1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粘结剂,该粘结剂是含氟磺酸锂侧基的芳香聚合物,或者是含氟磺酰亚胺锂侧基的芳香聚合物,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该粘结力强、不掉粉;以乙醇及水作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从而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侧链单元中含有?SO3Li或者?SO2N?Li+SO2?结构,能够有效解离出锂离子,以补充锂离子给电池正极,从而不但能够提高锂离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间接提高电池容量;实验证实,以该粘结剂作为正极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稳定,不会随着电池充放电循环而降解,从而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5127.8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J7/12 , C08J5/22 , C08L29/10 , C08L27/06 , C08L25/08 , C08L9/02 , C08F216/14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2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固化制备阴离子交换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包含可聚合单体与光引发剂的浆料涂布在基体上,该可聚合单体中包含季铵盐基团或者可引入季铵盐基团的官能团;然后以紫外光源为引发因子,引发浆料中单体上的烯基官能团聚合和交联;最后经洗涤和后处理,得到体型结构的季铵盐型阴离子交换膜。与现有的热聚合法制备阴离子交换膜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聚合速度快、聚合温度低、固化时间短、污染小,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均一稳定,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因此在电渗析水处理、渗透汽化、气体分离、新能源电池、原子能工业及分析、催化合成和氯碱工业中等多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63577.4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磺酸侧链的聚醚醚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既具有阻隔性强的刚性芳香族主链,又具有酸性强的含氟磺酸侧链,采用浓硫酸为溶剂对聚醚醚酮树脂进行溴化,获得可溶性的聚醚醚酮树脂后通过偶联反应将含氟磺酸基团的活性中间体接到聚醚醚酮的侧链上而制得,解决了聚醚醚酮等高性能树脂无法在一般溶剂中接枝的缺陷,为聚醚醚酮树脂的功能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证实,由本发明含氟磺酸侧链的聚醚醚酮树脂制备的质子交换膜具有力学强度高、耐氧化性能好、质子导电率高、阻隔性能强的优点,在甲醇燃料电池、氢气燃料电池、电渗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8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2724.3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含氟离子聚合物膜材料及其合成方法。该离子聚合物膜材料是由芳香基团与含氟磺酰胺相连形成主链结构,具有高的离子传导率,可以形成具有强离子活性、高化学稳定性、低离子激活能以及易于吸附有机极性溶剂稳定的层状或者管状离子通道,可以作为导电聚合物膜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电渗析水处理、渗透汽化、气体分离、原子能工业及分析和催化合成中等多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8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4467.9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J7/12 , C08J5/22 , C08L29/10 , C08L25/08 , C08L33/14 , C08F216/14 , C08F220/32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28/02 , C08F2/48 , B01D71/38 , B01D71/28 , B01D71/40 , B01D6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固化制备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包含可聚合单体与光引发剂的浆料涂布在基体上,该可聚合单体中包含磺酸根或者包含可引入磺酸根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然后以紫外光源为引发因子,引发浆料中单体上的烯基官能团聚合和交联;最后经洗涤和后处理,得到体型结构的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与现有的热压聚合法制备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聚合速度快、聚合温度低、固化时间短、污染小,所制得的阳离子交换膜均一稳定,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因此在电渗析水处理、渗透汽化、气体分离、新能源电池、原子能工业及分析、催化合成和氯碱工业中等多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3577.4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磺酸侧链的聚醚醚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既具有阻隔性强的刚性芳香族主链,又具有酸性强的含氟磺酸侧链,采用浓硫酸为溶剂对聚醚醚酮树脂进行溴化,获得可溶性的聚醚醚酮树脂后通过偶联反应将含氟磺酸基团的活性中间体接到聚醚醚酮的侧链上而制得,解决了聚醚醚酮等高性能树脂无法在一般溶剂中接枝的缺陷,为聚醚醚酮树脂的功能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证实,由本发明含氟磺酸侧链的聚醚醚酮树脂制备的质子交换膜具有力学强度高、耐氧化性能好、质子导电率高、阻隔性能强的优点,在甲醇燃料电池、氢气燃料电池、电渗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