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密集钻孔的切顶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00014.7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集钻孔的切顶卸压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钻孔布置区域;S2:钻孔的间距依据钻孔周边岩体塑性区的边界确定,以保证密集钻孔能有效构造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钻孔角度根据砌体梁理论和围岩结构S‑R稳定原理选取;钻孔的深度依据顶板自重与采动应力能克服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的残余抗剪强度的条件进行计算选取;S3:在上区段工作面临近下区段的顺槽超前支护段外,沿着工作面方向朝斜向上区段方向成组打钻孔。本发明通过密集钻孔开挖,使钻孔的弱化带相互叠加、互相连通,从而形成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以对上区段顶板进行人工切顶卸压,极大减少了切顶成本,操作简单且对矿井环境自适应性强。

    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91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17514.6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属于回采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支护方法存在支护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开采效率低、有效施工空间不足,以及作业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该支护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待支护的回采巷道;步骤二:对回采巷道的顶板加装注浆锚索和单体液压支柱混合式超前支护,形成顶板支护结构;步骤三:采煤时,回采工作面向前推进的同时,沿推进方向不断加装注浆锚索、不断将工作面端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向超前支护前端推移,使超前支护距离维持在安全范围内。本发明提高了支护效率和开采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及支护成本,支护强度更大,支护效果更好,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914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917514.6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属于回采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支护方法存在支护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开采效率低、有效施工空间不足,以及作业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该支护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待支护的回采巷道;步骤二:对回采巷道的顶板加装注浆锚索和单体液压支柱混合式超前支护,形成顶板支护结构;步骤三:采煤时,回采工作面向前推进的同时,沿推进方向不断加装注浆锚索、不断将工作面端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向超前支护前端推移,使超前支护距离维持在安全范围内。本发明提高了支护效率和开采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及支护成本,支护强度更大,支护效果更好,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一种基于密集钻孔的切顶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00014.7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集钻孔的切顶卸压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钻孔布置区域;S2:钻孔的间距依据钻孔周边岩体塑性区的边界确定,以保证密集钻孔能有效构造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钻孔角度根据砌体梁理论和围岩结构S-R稳定原理选取;钻孔的深度依据顶板自重与采动应力能克服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的残余抗剪强度的条件进行计算选取;S3:在上区段工作面临近下区段的顺槽超前支护段外,沿着工作面方向朝斜向上区段方向成组打钻孔。本发明通过密集钻孔开挖,使钻孔的弱化带相互叠加、互相连通,从而形成人工岩体结构弱化带,以对上区段顶板进行人工切顶卸压,极大减少了切顶成本,操作简单且对矿井环境自适应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