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宽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0980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69831.8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宽带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结构化金属层、介质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介质层位于第一结构化金属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间,第一结构化金属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均为周期性排列的结构化金属基本单元构成。所述的结构化金属基本单元由两个金属圆片和两个中心开设有圆孔的金属方片交错排列构成的2行2列单元。对角线位置为两个完全等同的结构,分别为金属圆片和中心开设有圆孔的金属方片。本发明结构简洁新颖,制作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携带、容易集成,同时具有偏振不明感性,在天线、通信领域、成像技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微波段的机械可调谐窄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87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140221.2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微波段的机械可调谐窄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结构化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空气层、第二介质层以及第二结构化金属层;所述第一、第二结构化金属层均为十字形槽孔谐振单元结构周期排列而成的金属表面;所述第一、第二介质层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F4B);所述空气层介于第一、第二介质层之间,其厚度决定滤波器的谐振特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有可调谐和无偏振依赖性的优点,有望在微波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基于超颖材料的太赫兹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583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659935.X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颖材料的太赫兹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包括嵌套的三个金属方环谐振单元与介质层和十字形金属谐振单元组成的滤波器单元。本发明利用该滤波器单元,在太赫兹波段实现了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结构单元具有旋转对称性,对太赫兹波入射偏振以及较大角度入射不敏感,依然维持良好的三波段滤波特性。这种复合结构的三波段滤波特性来源于三个方环谐振单元各自所对应的滤波特性的线性叠加,并且通过改变方环谐振单元的几何尺寸来调控对应的滤波频段。基于此可以在太赫兹波段实现更多波段滤波。本发明的滤波器设计简单、尺寸较小、加工方便,在太赫兹通讯、成像、光谱分析等太赫兹技术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9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796860.0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双波段带阻滤波器,属于多频带带阻滤波器领域。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个相同的金属开口谐振环、共面波导和耦合结构,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端分别连接耦合结构。具体地,耦合结构将共面波导传输的导波转化为周期性金属光栅上传输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金属光栅结构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金属开口环与周期性金属光栅组合构成谐振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双波段带阻滤波器,结构简捷、阻带内抑制大,易于和其他微波电路集成。

    基于复合U型槽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宽带带阻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80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47054.1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合U型槽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宽带带阻滤波器,属于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和印刷在介质基板上的金属;所述的印刷在介质板上的金属包括:波导渐变结构、接地导体平面、周期性金属光栅波导和U型开槽结构;在周期性金属光栅波导上有U型开槽结构,表示不印刷金属;周期性金属光栅波导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器,在周期性金属光栅波导两端分别连接波导渐变结构;所述接地导体平面位于波导渐变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器为金属薄膜,金属薄膜形状为在矩形垂直于长度方向两侧开有对称的凹槽,同侧凹槽等间距排列,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均相等。优点:结构简捷、阻带内抑制大、带阻宽、易于和其他微波电路集成。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带阻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1057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0420.1

    申请日:2015-05-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带阻滤波器,属于可调带阻滤波器。旨在更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以及满足现代通讯系统对设备“灵活多变”的需要。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个相同的加载变容二极管的金属开口谐振环、共面波导和耦合结构,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端分别连接耦合结构。具体地,耦合结构将共面波导传输的导波转化为周期性金属光栅上传输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金属光栅结构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加载变容二极管的金属开口环与周期性金属光栅组合构成可调谐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可调带阻滤波器,结构简捷、阻带内抑制大、调谐速度快、易于和其他微波电路集成。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96860.0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双波段带阻滤波器,属于多频带带阻滤波器领域。该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个相同的金属开口谐振环、共面波导和耦合结构,周期性金属光栅结构波导两端分别连接耦合结构。具体地,耦合结构将共面波导传输的导波转化为周期性金属光栅上传输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金属光栅结构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金属开口环与周期性金属光栅组合构成谐振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双波段带阻滤波器,结构简捷、阻带内抑制大,易于和其他微波电路集成。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机械可调谐窄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876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40221.2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机械可调谐窄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结构化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空气层、第二介质层以及第二结构化金属层;所述第一、第二结构化金属层均为十字形槽孔谐振单元结构周期排列而成的金属表面;所述第一、第二介质层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F4B);所述空气层介于第一、第二介质层之间,其厚度决定滤波器的谐振特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有可调谐和无偏振依赖性的优点,有望在微波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基于超颖材料的太赫兹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5839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59935.X

    申请日:2016-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颖材料的太赫兹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包括嵌套的三个金属方环谐振单元与介质层和十字形金属谐振单元组成的滤波器单元。本发明利用该滤波器单元,在太赫兹波段实现了三波段窄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结构单元具有旋转对称性,对太赫兹波入射偏振以及较大角度入射不敏感,依然维持良好的三波段滤波特性。这种复合结构的三波段滤波特性来源于三个方环谐振单元各自所对应的滤波特性的线性叠加,并且通过改变方环谐振单元的几何尺寸来调控对应的滤波频段。基于此可以在太赫兹波段实现更多波段滤波。本发明的滤波器设计简单、尺寸较小、加工方便,在太赫兹通讯、成像、光谱分析等太赫兹技术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极化和宽角度入射不敏感三波段超材料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1058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0425.6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一种极化和宽角度入射不敏感三波段超材料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化金属层、介质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所述介质层两面镀有金属层,分别为第一结构化金属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所述第一结构化金属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为金属方环谐振单元周期排列而构成的金属表面,所述金属方环谐振单元为依次嵌套的若干金属方环;贯穿第一结构化金属层、介质层和第二结构化金属层周期性地等间距开设多组金属化过孔,使得在每个金属方环谐振单元周围形成一个环绕金属方环谐振单元的方形基片集成波导腔体。本发明滤波器具有极化不敏感、宽角度入射和通带选择性好的优良特性,而且几何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