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6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93396.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K7/08 , C12N15/70 , C12N15/62 , A23K20/147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抗菌肽G3的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标签与人工抗菌肽G3基因融合表达的方法,并在GST与人工抗菌肽G3基因之间引入TEV蛋白酶识别位点,构建表达GST‑TEV cleavage site‑G3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诱导表达,纯化,酶切,最终对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即得人工抗菌肽G3。本发明人工抗菌肽G3的制备方法表达效率高,分离纯化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196075.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多肽,本发明的多肽能特定性的杀死黑色素瘤细胞。本发明的多肽的氨基酸残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决定了多肽分子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的药物来说毒性更小。在药效方面,本发明的多肽在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本发明的多肽分子具有高效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杀伤率可以达到98%以上,具有很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6075.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多肽,本发明的多肽能特定性的杀死黑色素瘤细胞。本发明的多肽的氨基酸残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决定了多肽分子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的药物来说毒性更小。在药效方面,本发明的多肽在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本发明的多肽分子具有高效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杀伤率可以达到98%以上,具有很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973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958453.9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磷酸钙纳米颗粒与离子互补肽复合型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水凝胶包括由负电性氨基酸残基过剩的离子互补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所述组装体的表面原位合成有磷酸钙纳米颗粒。该复合型水凝胶由离子互补肽的自组装体与磷酸钙纳米颗粒复合而成,能够有效改善水凝胶材料的强度,同时,离子互补肽组装体的存在,能够限制磷酸钙纳米颗粒在其表面的原位成长,有效控制磷酸钙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28244.7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生物聚合物驱油剂鞘氨醇胶WL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按照不同比例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获得,该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既具备聚合物的粘度又具备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可达到“一剂两用”的效果。根据本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不同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样品,相较于鞘氨醇胶WL,各个样品的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WL2‑OSA‑1的粘度相较于鞘氨醇胶WL2提升了103.98%;当浓度为1mg/mL时,WL1‑OSA‑1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粘度可达到27.59mPa·s,乳化活性达到18.52m2/g;WL2‑OSA‑2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29mg/mL,表面张力最低为40.90mN/m。本发明有望作为一种绿色油田化学品应用于石油开发,拓展了鞘氨醇胶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71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3581.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24 , A61L27/12 , A61L27/227 , A61L27/52 , A61L2430/02 , C08J2389/00 , C08K2003/325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单纯的高分子材料和惰性金属材料不能同时兼具生物相容性与足够机械强度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组装体的制备、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组装体的制备等步骤。该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材料中所使用的阴离子两亲性短肽和磷酸钙(CaP)均对人体不具有毒副作用,同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迁移和分化提供三维生长环境,并且原位合成的磷酸钙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而且还可为支架材料提供成骨诱导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7909.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双层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较为精细和均匀的二氧化硅管状结构制造问题。方法以理性设计合成的两亲性短肽为原料,在水溶液中调控短肽自组装,形成短肽自组装纳米管模板,并通过反复热处理使管状组装体的管径更均匀。稀释自组装溶液并引入HEPES缓冲液,使溶液pH值约为7。加入1%体积的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硅源进行模板组装,组装完成后通过高温灼烧法去除纳米管模板并使硅源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硅。本发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具有精细的双层套管结构,可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作为催化剂构件可以承载更多活性位点,用于药物递送体系时可以利用层间隙更好地对药物进行封装和控释,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91266.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465 , C02F101/32
Abstract: 一株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保藏号为CCTCC M 2024204。本发明菌株Streptomyces sp.M‑1从污染煤油中筛选分离得到,在以蒽或菲为唯一营养源的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均能生长,该菌株对于多环芳烃中蒽的降解效果最为突出,在蒽浓度为100mg·L‑1时,Streptomyces sp.M‑1对蒽的7天降解率最高,达到93.14%,对蒽的最大平均降解速率为2.720mg·d‑1。在蒽/菲浓度为50mg·L‑1,培养14天时,实际水体中蒽的降解率为98.98%,菲的降解率为72.77%。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0783581.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单纯的高分子材料和惰性金属材料不能同时兼具生物相容性与足够机械强度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组装体的制备、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组装体的制备等步骤。该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材料中所使用的阴离子两亲性短肽和磷酸钙(CaP)均对人体不具有毒副作用,同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迁移和分化提供三维生长环境,并且原位合成的磷酸钙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而且还可为支架材料提供成骨诱导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973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58453.9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磷酸钙纳米颗粒与离子互补肽复合型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水凝胶包括由负电性氨基酸残基过剩的离子互补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所述组装体的表面原位合成有磷酸钙纳米颗粒。该复合型水凝胶由离子互补肽的自组装体与磷酸钙纳米颗粒复合而成,能够有效改善水凝胶材料的强度,同时,离子互补肽组装体的存在,能够限制磷酸钙纳米颗粒在其表面的原位成长,有效控制磷酸钙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