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0037516.6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设占地省、投资低、永临结合、便于监控和管理,同时可较好地满足下游生态流量需求的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实施方法。所述设施包括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自动流量控制阀、生态流量监控装置、临时进水头部、浮动抽水装置,所述永久进水头部设置在隧洞上部覆盖层的斜坡上;生态流量泄放管上端连接所述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穿过导流隧洞;所述临时进水头部自隧洞围堰延伸至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并与生态流量泄放管连接;所述自动流量控制阀和生态流量监控装置设置于生态流量泄放管穿过导流隧洞的一端;浮动抽水装置连接永久进水头部。

    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50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0739.1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系统,包括第一排水单元、排水井、蓄水槽和第二排水单元,其中,第一排水单元包括透水路面和多个渗水管,沿第一方向上,多个渗水管位于透水路面的下部,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排水井通过渗水管与透水路面连接,排水井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井之间通过排水主管连通,排水井内设置有对流机构,对流机构被配置为对进入排水井内的至少部分雨水进行对流以减少泥沙在排水井内沉积;蓄水槽通过连接管与排水井连通;第二排水单元包括排水槽和排沙口,排水槽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位于道路表面,出水端与至少部分排水井连通,排沙口设置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路径上,排沙口被配置为对进水端进入的水进行泥沙的过滤。

    一种移动式海水淡化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8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6608.2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环板、环板内部的淡化箱、淡化箱上端壁上的进水管及设置在进水管一侧的淡化箱上端壁上的输出管,还包括过滤组件、旋涡组件与移动组件。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能够通过隔板上的清理面对两组滤板进行清理,从而实现对淡化前的储存大量杂质的海水的高效过滤,提高海水淡化的质量以及海水淡化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旋涡组件,能够对进入过滤箱内部的海水进行转动,使得海水形成旋涡,增强海水向过滤组件方向的压力,进一步提高了海水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移动组件,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比较的方便,同时能够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淡化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37516.6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设占地省、投资低、永临结合、便于监控和管理,同时可较好地满足下游生态流量需求的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实施方法。所述设施包括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自动流量控制阀、生态流量监控装置、临时进水头部、浮动抽水装置,所述永久进水头部设置在隧洞上部覆盖层的斜坡上;生态流量泄放管上端连接所述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穿过导流隧洞;所述临时进水头部自隧洞围堰延伸至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并与生态流量泄放管连接;所述自动流量控制阀和生态流量监控装置设置于生态流量泄放管穿过导流隧洞的一端;浮动抽水装置连接永久进水头部。

    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47181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68822.2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系统,包括第一排水单元、排水井、蓄水槽和第二排水单元,其中,第一排水单元包括透水路面和多个渗水管,沿第一方向上,多个渗水管位于透水路面的下部,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排水井通过渗水管与透水路面连接,排水井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井之间通过排水主管连通,排水井内设置有对流机构,对流机构被配置为对进入排水井内的至少部分雨水进行对流以减少泥沙在排水井内沉积;蓄水槽通过连接管与排水井连通;第二排水单元包括排水槽和排沙口,排水槽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位于道路表面,出水端与至少部分排水井连通,排沙口设置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路径上,排沙口被配置为对进水端进入的水进行泥沙的过滤。

    一种可反冲洗的V型管式取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598578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1694342.9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反冲洗的V型管式取水结构,属于自来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取水头部、吸水管和升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升水管连接,其连接处所在位置为最低位置,吸水管和升水管呈V形布置;所述取水头部位于吸水管前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吸水管连接;所述升水管管路上设有若干台潜水泵;所述吸水管上设有反冲洗通道,所述取水头部的竖直段设有气洗通道。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T形的取水头部结构,并通过吸水管将取水头部支撑起来,使取水头部的进水金属网与水底泥沙有一定距离;吸水管与套管连接后形成V形的管道布置方式,原水流经取水头部进入吸水管中,不易吸入水底泥沙,使原水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后续各道工序的水处理效率。

    一种市政雨水管网的沉积物排放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010014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033386.7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雨水管网的沉积物排放设备。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雨水管网的沉积物排放设备,市政雨水管网由市政雨水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市政雨水管上的雨水沉积池,市政雨水管内的雨水流经雨水沉积池,雨水沉积池内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通向雨水沉积池外的排泥管,排泥管内设置有用于将沉积在雨水沉积池内的泥沙通过排泥管排出支雨水沉积池外的排泥机构。如此,市政雨水管网在工作过程中,雨水在市政雨水管内流动,随雨水在市政雨水管内流动的泥沙在流经雨水沉积池时沉淀至雨水沉积池底部位置并进入到排泥管内,进入到排泥管内的泥沙在排泥机构的作用下被运输至雨水沉积池外。

    一种适用套管的给水管道斜向吊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885505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253313.9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处理厂设备吊装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套管的给水管道斜向吊装装置,包括吊装件、房体和固定套管,房体的内部安装有单轨悬挂起重机,单轨悬挂起重机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吊钩,吊钩的底部设置有左吊绳和右吊绳,左吊绳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房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和第一定滑轮,倾斜支撑台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定滑轮,左吊绳由左侧的吊钩依次经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与安装板相连接,通过合理的设计倾斜支撑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由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左吊绳和右吊绳在长度调整时具有缓冲作用,使不稳定的长度调整变得较为稳定,从而提高装配精度,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了吊装效率。

    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

    公开(公告)号:CN210002362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064716.6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设占地省、投资低、永临结合、便于监控和管理,同时可较好地满足下游生态流量需求的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它包括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自动流量控制阀、生态流量监控装置、临时进水头部、浮动抽水装置,所述永久进水头部设置在隧洞上部覆盖层的斜坡上;生态流量泄放管上端连接所述永久进水头部,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穿过导流隧洞;所述临时进水头部自隧洞围堰延伸至生态流量泄放管下端并与生态流量泄放管连接;所述自动流量控制阀和生态流量监控装置设置于生态流量泄放管穿过导流隧洞的一端;浮动抽水装置连接永久进水头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污水截流井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25657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776907.8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截流井,具有井体,井体连接在市政管道上,连接在井体入水端处的市政管道为进水管,连接在井体出水端处的市政管道为出水管,在井体内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将井体分割成上游段与下游段,井体上游段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能用于将污水排出的截污管,井体上游段内设置有网筒,网筒沿轴线方向贯穿,进水管上方的井体外壁上设置有杂物井,杂物井与井体之间通过穿孔连接,在井体上安装有能控制网筒在井体内升降的升降机构,网筒的第一端能与井体进水端或穿孔配合,网筒的第二端能紧贴在溢流堰侧壁上,井体内壁上设置有能在网筒第一端与穿孔配合时将网筒内过滤出的杂质推入至杂物井内的筒内清理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