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生态隔离带及其构建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74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3853.0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道生态隔离带及其构建方法、应用,涉及船舶污染防治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航道生态隔离带包含在近岸区域配置的岛链,以及植栽于该岛链中的植被;其中,植被包括芦苇等挺水植物,以及苦草和黑藻等沉水植物;岛链包括仿自然岛链,可以为柳叶型岛链、卵圆型岛链和纺锤型岛链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航道边岸的单一结构模式难以有效阻挡船行波对护岸的淘刷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不仅能够有效阻挡船行波对护岸的冲刷,而且能够有效减缓水土边界层的波流,从而抑制水土流失的技术效果,实现了消纳船行波及回波的影响、有效延长护岸寿命、改善水体透明度,以及形成更为稳定的航道水陆交错带的目的。

    一种处理河湖底泥的高效絮凝剂自动化投加与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45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67949.9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河湖底泥的高效絮凝剂自动化投加与搅拌装置,包括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的一端与底泥泵的输出管道出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文丘里结构连接电动管状搅拌装置,文丘里结构上安装絮凝剂投料装置,絮凝剂投料装置与流量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电动管状搅拌装置的尾端设置搅拌管出料口,搅拌管出料口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絮凝效果检测装置和土工管袋,搅拌管出料口输出与絮凝剂混合后的底泥,通过搅拌管出料口输出的底泥一部分进入土工管袋内完成絮凝,另一部分进入絮凝效果检测装置内进行检测;所述絮凝效果检测装置上设置处理絮凝效果信息终端,处理絮凝效果信息终端与絮凝剂投料装置电信号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底泥处理过程,提高了絮凝搅拌的效率。

    光催化与人工湿地复合型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051687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743957.X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催化与人工湿地复合型燃料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催化与人工湿地复合型燃料电池,以废水为燃料生产电能,实现废水处理和产电的同步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催化与人工湿地复合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光阳极室和人工湿地燃料电池反应室,光阳极室的出水口连通人工湿地燃料电池反应室的进水口;所述光阳极室内设有光催化阳极,光阳极室外设有发射的光能使所述光催化阳极进行光催化反应的光源,光阳极室上设有能使光源发射的光进入光阳极室内的透光部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