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燃料贮存及冷却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5524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510744924.7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乏燃料贮存及冷却系统,贮存系统包括乏燃料水池、设置在乏燃料水池一侧的燃料转运仓、设置在乏燃料水池另一侧的燃料装载井和燃料冲洗井,乏燃料水池、燃料转运仓、燃料装载井以及燃料冲洗井均为两堆共用;贮存系统还包括两个换料水池,两个换料水池分别设置在燃料转运仓的两侧;每个相邻的水体之间设有水闸门,水闸门上设有气密性装置。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系列,该冷却系列与乏燃料水池相连接,实现对乏燃料水池的冷却。采用本发明的贮存及冷却系统,可靠性更高、冷却能力更强、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同时该系统为事故工况下乏燃料水池的冷却和反应堆气体的排放提供了相应的手段。

    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内部流体驱动的液体贮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1061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490882.5

    申请日:2012-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内部流体驱动的液体贮存系统,包括太阳能电力子系统、自动控制子系统、介质驱动子系统、电力及信号传输子系统和结构体子系统;结构体子系统是系统所有结构体和结构体组合的集合,电力及信号传输子系统用于传输液体贮存系统运行的电力及控制信号;太阳能电力子系统通过电力及信号传输子系统为自动控制子系统和介质驱动子系统提供运行所需的电力;自动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提前固化程序执行预定功能,或根据指令完成控制操作;介质驱动子系统用于驱动结构体子系统液体贮存空间中的液体和液体上方的气体。通过该系统可以维持贮存在液体贮存空间中的液体的流动和搅混、或在贮存液体需要搅混时及时实现系统搅混功能。

    一种优化辅助给水系统给水隔离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32160.1

    申请日:2012-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自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优化辅助给水系统给水隔离的装置,在每条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给水管道上设置若干电动闸阀,若干电动闸阀由A列供电系统和B列供电系统分别供电,电动闸阀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SGTR(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工况下,对破损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的自动隔离,满足了事故工况后一定时间内不允许人工干预的要求,解决了事故工况下可能导致事故蒸汽发生器满溢的风险。

    用于核电站全厂中心实验室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4393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6916.2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子项设计技术,具体涉及用于核电站全厂中心实验室的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制定适用于核电站全厂中心实验室的设计标准规范体系和设计准则,提出适用于核电站全厂中心实验室的具体设计方法,包括实验室功能单元分区、实验分析仪器规格和数量确定、实验室厂房规模分析以及厂房辅助设施设计的技术方法。据此完成的子项厂房功能、布局和厂房规模设计,能够保证工艺实验室、辅助配套设施及办公设施的布局合理性,满足核电站所有化学分析项目操作流程的有序进行,确保全厂化学和放射化学参数分析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满足核电站各系统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要求。

    一种气液相分离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6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69379.8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沉淀单元、除气单元、分离单元和取样单元,它们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沉淀单元的作用是采集离析后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样品转移至取样单元,除气单元的作用是盛装水样以及离析溶解气体,取样单元的作用是收集离析出的气体,以供分析。分离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检测件、压力变送器、止回件、调节件等,分离单元分别与沉淀单元顶部与除气单元底部连接,可为取样单元的吹扫和鼓泡提供氮气。由于储样状态下除气单元与沉淀单元不连通,进而液体样品仅流入除气腔,经由鼓泡结构进行鼓泡从而充分分离样品中的气相与液相,避免液体样品流入沉淀腔后因除气腔空腔压力无法完全流入除气腔,导致液体样品无法充分分离。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浮动巡航撇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04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25138.9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浮动巡航撇沫装置。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撇沫装置,通过设置承载撇沫装置的撇沫装置船体,使撇沫装置船体以预设的淹没深度漂浮于水池表面;通过驱动马达为撇沫装置提供滑行动力,通过浮沫导向喷头喷淋出的水将靠近撇沫装置的浮沫推送至消沫装置附近;通过带负压、汽水分离器的消沫装置和排放滤网实现了对浮沫的清除;通过撇沫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撇沫装置进行自动巡航撇沫作业或手动控制撇沫作业;可以用于正常乏燃料水池贮存、吊装工况及反应堆换料水池换料时去除水池表面的浮沫,以保证水体的透明度。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撇沫装置简化了现有核电机组撇沫回路,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撇沫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优化母管设计的安全注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204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540809.5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母管设计的安全注入系统,包括:子系统,子系统包括:中压安注泵注入回路,包括:用于通入注入水的第一连接管路、设置于第一连接管路上的中压安注泵,第一连接管路、中压安注泵设置于安全壳外,低压安注泵注入回路,包括:用于通入注入水的第二连接管路、设置于第二连接管路上的低压安注泵,第二连接管路、低压安注泵设置于安全壳外,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在安全壳外连接合并后接入安全壳内延伸为第三连接管路,第三连接管路与压力容器连接或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冷管段连接。在反应堆发生事故时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解决了系统中管道破裂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在系统中的任意管道破裂,仍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一种核电厂事故热阱水箱非能动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869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45464.9

    申请日:2018-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4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热阱水箱非能动冷却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热阱水箱、多根重力热管形成的重力热管束、冷却塔;热阱水箱下部空间装盛热阱水体;冷却塔置于热阱水箱的上方,用于将热阱水箱通过重力热管导出的热量进一步通过热交换从重力热管导出;每根重力热管贯穿热阱水箱和冷却塔,用于将热阱水体中的热量导出到冷却塔的内部空间中,其下部浸没在热阱水体中,上部位于冷却塔的内部空间中;重力热管束位于冷却塔内部空间中的部分的体积占冷却塔内部空间体积的比例在30%以上。利用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显著抑制热阱水体沸腾,延长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有效运行时间,提高核电厂固有安全性和系统冷却的可靠性。

    非能动温控流体路径通断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3953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33216.5

    申请日:201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能动温控流体路径通断开关,该通断开关设在流体管道管壁上,流体管道管壁上具有通流孔;该通断开关包括筒形侧壁及端盖,筒形侧壁固定在流体管道管壁上,端盖扣合在筒形侧壁顶端;筒形侧壁、端盖及流体管道管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内填充热形变填料,热形变填料内设有加热器;端盖上设有中心通孔,热形变填料上设有截断孔,热形变填料上的截断孔、端盖上的中心通孔及流体管道管壁上的流通孔形成所述的流体路径。本发明提供的非能动温控流体路径通断开关,利用截断孔的开启及关闭,实现了流体路径的通断切换;该通断切换的实现不需要外界干预,具有非能动特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无需巡检和日常维护。

    乏燃料贮存及冷却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55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44924.7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乏燃料贮存及冷却系统,贮存系统包括乏燃料水池、设置在乏燃料水池一侧的燃料转运仓、设置在乏燃料水池另一侧的燃料装载井和燃料冲洗井,乏燃料水池、燃料转运仓、燃料装载井以及燃料冲洗井均为两堆共用;贮存系统还包括两个换料水池,两个换料水池分别设置在燃料转运仓的两侧;每个相邻的水体之间设有水闸门,水闸门上设有气密性装置。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系列,该冷却系列与乏燃料水池相连接,实现对乏燃料水池的冷却。采用本发明的贮存及冷却系统,可靠性更高、冷却能力更强、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同时该系统为事故工况下乏燃料水池的冷却和反应堆气体的排放提供了相应的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