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4545.3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拓扑结构;基于流量比‑压比特性曲线构建进口接管模型;进口接管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出口压力值;基于流量比‑效率特性曲线、能量守恒方程以及质量守恒方程构建控制体模型;控制体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运行参数;基于动量守恒方程构建出口接管模型;出口接管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出口流速;基于拓扑结构将控制体模型、进口接管模型、出口接管模型、流体接口以及机械接口进行耦合,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本申请能够满足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的透平模块仿真分析的需求。

    一种涡轮设备仿真模型进化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04544.9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轮设备仿真模型进化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涡轮设备仿真模型进化方法包括:获取涡轮设备在进口参数为设计参数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当前运行数据;基于当前运行数据对涡轮设备仿真模型进行预检;在预检结果表明涡轮设备仿真模型需要进化时,对当前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组合数据集,其中,组合数据集包括输入数据和对应于输入数据的输出数据;基于组合数据集构建映射模型,并通过映射模型输出进口参数为设计参数下的更新性能曲线;使用更新性能曲线替换涡轮设备仿真模型的历史性能曲线,以进化涡轮设备仿真模型。涡轮设备仿真模型能够根据涡轮设备的退化程度进行进化,真实反映涡轮设备在不同寿期阶段的运行特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建模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9003.3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建模方法、装置和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拓扑结构;其中,拓扑结构包括介质物性模型、接口模型以及多个换热模型;每个换热模型中包含换热管道模型和热构件子模型;接口模型中包含流体接口和换热接口;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性参数构建介质物性模型;基于流动关系式、传热关系式以及两流体六方程构建换热管道模型;基于壁面导热函数构建热构件子模型;基于拓扑结构将介质物性模型、接口模型以及多个换热模型进行耦合,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模型。本申请能够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精细度和性能。

    一种基于Modelic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8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33341.4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delic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行分解;确定压缩机模型与外界进行数据传递的接口属性;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控制体模型和接管模型;控制体模型对应两流体六方程的质量和能量控制方程;封装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型;将构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型与管道、边界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Modelica语言,只需给出模型具体的物理现象方程,无需给出具体的求解原理、求解步骤,求解时Modelica模型所在仿真平台会自动对已有方程进行编译求解,大大降低建模门槛。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建模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19003.3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建模方法、装置和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拓扑结构;其中,拓扑结构包括介质物性模型、接口模型以及多个换热模型;每个换热模型中包含换热管道模型和热构件子模型;接口模型中包含流体接口和换热接口;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性参数构建介质物性模型;基于流动关系式、传热关系式以及两流体六方程构建换热管道模型;基于壁面导热函数构建热构件子模型;基于拓扑结构将介质物性模型、接口模型以及多个换热模型进行耦合,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模型。本申请能够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通道换热器的精细度和性能。

    一种核能装备的联合仿真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888635.4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能装备的联合仿真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属于核能装备仿真领域,包括步骤:S1,首先编写通讯代码程序,然后在Fluent软件运行端中编译通讯UDF,并构建三维模型,构建时使用编译好的通讯UDF设置三维模型的边界;S2,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后,在Modelica建模仿真软件运行端中编写外部函数调用通讯代码程序,并将外部函数封装为通讯模型,并构建一维模型;S3,完成一维模型、三维模型后,进行联合仿真,仿真过程中一维模型、三维模型数据实时交换,至此实现一维模型、三维模型的联合仿真。本发明实现了三维设备模型多工况的仿真,能够对设备方案的评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一种基于Modelic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电磁轴承压缩机系统多专业耦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9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61898.9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delic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电磁轴承压缩机系统多专业耦合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临界二氧化碳电磁轴承压缩机系统分解为变频器、电机、轴系和叶轮,将设备之间的关系以结构图的方式表示;对变频器、电机、轴系、叶轮进行建模;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定义各组成设备间的数据传递,构成压气机整个系统的信号闭环,完成压缩机系统模型集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只需给出模型具体的物理现象方程,无需给出具体的求解原理、求解步骤,模型求解时模型所在软件平台会自动对模型方程进行编译求解;在统一框架下对压缩机系统进行多专业建模和求解,可极大的提高多专业耦合仿真效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04545.3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的拓扑结构;基于流量比‑压比特性曲线构建进口接管模型;进口接管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出口压力值;基于流量比‑效率特性曲线、能量守恒方程以及质量守恒方程构建控制体模型;控制体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运行参数;基于动量守恒方程构建出口接管模型;出口接管模型用于得到控制体模型的出口流速;基于拓扑结构将控制体模型、进口接管模型、出口接管模型、流体接口以及机械接口进行耦合,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模型。本申请能够满足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的透平模块仿真分析的需求。

    一种核能装备的联合仿真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8635.4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能装备的联合仿真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属于核能装备仿真领域,包括步骤:S1,首先编写通讯代码程序,然后在Fluent软件运行端中编译通讯UDF,并构建三维模型,构建时使用编译好的通讯UDF设置三维模型的边界;S2,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后,在Modelica建模仿真软件运行端中编写外部函数调用通讯代码程序,并将外部函数封装为通讯模型,并构建一维模型;S3,完成一维模型、三维模型后,进行联合仿真,仿真过程中一维模型、三维模型数据实时交换,至此实现一维模型、三维模型的联合仿真。本发明实现了三维设备模型多工况的仿真,能够对设备方案的评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