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2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550225.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中树冠宽度测量方法,属于计算机及森林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在三维场景中构建摄像机、在三维场景中构建刻度尺、计算摄像机到树干距离、更新计算刻度尺空间坐标和给定树冠宽度计算方法,实现不同高度树冠宽度的测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在不直接接触树木的情况下,利用一把刻度尺,便捷地、高精度地测量不同高度的树冠宽度,为掌握树木冠形特征、测算树冠表面积和体积、定量化了解树木生长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452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671803.3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30
Abstract: 一种基于B样条曲线的树冠三维形态模拟方法属于树木形态结构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提出了以树冠形态数据为基础,拟合树冠纵断面和横断面B样条曲线,构建约束控制树冠三维形态的包络网格模型以及树枝密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更好地反映冠形的局部特性,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复杂树冠的外形,控制局部树枝长短的差异,实现对树木冠形准确、逼真的三维可视化模拟,使构建的三维树木模型更加符合自然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849236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8384.X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颜色分级的树叶自适应贴图可视化模拟方法,属于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首先采用基于图像矢量化的树叶绘制方法来构建树叶的基本形态框架,叶片的大小、叶倾角、方位角形态参数由曲线曲面控制;运用技术分级绘制叶片纹理,再根据树叶所在枝干的层级及其生长态势来对叶片进行分类,根据叶片的颜色权值自动判断叶片绘制的相应位置。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林木形态结构可视化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所建树木模型树叶颜色单一,模型共性较大而个性不足、不符合自然规律等问题,对于实现基于不同空间分布的林木形态结构可视化模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操作性与交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8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38526.3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可视化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全林分生长模型、径阶生长模型、单木生长模型和测树因子间估计模型所需的变量;步骤二构建自定义林分生长模型解析器;步骤三林分现状与生长变化后各变量的自动动态存储与提取计算;步骤四构建基于自定义林分生长模型的林木个体可视化模型参数计算法,实现自定义生长模型下的交互式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步骤五采用GDI与绘图技术以及MOGRE渲染引擎技术,对林分经营前后的林分结构、林分二维状态及三维场景进行可视化模拟,实现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可视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50225.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中树冠宽度测量方法,属于计算机及森林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在三维场景中构建摄像机、在三维场景中构建刻度尺、计算摄像机到树干距离、更新计算刻度尺空间坐标和给定树冠宽度计算方法,实现不同高度树冠宽度的测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在不直接接触树木的情况下,利用一把刻度尺,便捷地、高精度地测量不同高度的树冠宽度,为掌握树木冠形特征、测算树冠表面积和体积、定量化了解树木生长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590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40970.6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N5/04
Abstract: 一种依赖于相邻木特征的林木冠幅估算方法,属于森林经理学及计算机程序技术领域。相邻木冠幅与距对象木距离计算步骤,建立相邻木冠幅、距对象木距离与对象木与相邻木冠幅比值间模糊推理规则步骤,由相邻木特征直接估算对象木冠幅。本发明方法定义了相邻木冠幅与距对象木距离两个自变量计算方法,以对象木与相邻木冠幅比值作为因变量,建立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模糊推理规则,描述了对象木冠幅与相邻木冠幅、距离与方位等特征因子间存在的复杂映射关系。本发明方法可在不加入对象木属性特征的前提下,根据空间结构单元相邻木特征,直接实现对对象木冠幅的有效估算。同时,可为探索林木生长、调控机理,构建森林智能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35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854977.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小班边界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属于森林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通过构建三维小班边界节点拾取、编辑与排序算法,提出小班边界三维可视化编辑步骤,包括:小班边界三维可视化移动步骤、小班边界三维可视化切割步骤、小班边界三维可视化合并步骤,以提高小班边界编辑的可视性与交互性。本发明支持在三维空间中反映小班真实的三维空间结构,符合其客观存在状态,支持采用交互式、可视性的方式对小班三维边界直接进行移动、切割和合并等3种编辑操作,并可快速、直观地模拟编辑结果。另外,本发明方法可为后续开展森林小班区划可视化模拟、小班三维空间分析、以及提高森林经营管理可视化模拟科技水平提供方法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7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1600269.8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空间结构与生长交互的林分生长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林分生长样本库;获取林木的连年生长率;根据林木的连年生长率对林分生长参数进行选择,得到样本库中的特征变量;获取待模拟林木的特征变量;计算待模拟林木的特征变量与样本库中林木的特征变量的马氏距离;根据马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的样本林木;获取样本林木的连年生长率;根据样本林木的连年生长率,预测待模拟林木的第n年的生长属性,判断待模拟林木是否到达终止年龄,若到达终止年龄,则停止模拟生长属性;若没有到达终止年龄,则继续模拟。采用本发明能够弥补传统林分生长数学建模技术过程复杂的缺陷,实现海量林业数据的充分挖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92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289091.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7/62
Abstract: 一种森林三维场景中叶面积指数实时计算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森林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计算森林三维场景中样地林木数量步骤;计算林分密度步骤;构建林分密度与叶面积指数模型步骤;森林三维场景中的叶面积指数计算操作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此模型在森林三维场景中用于根据林分密度计算任意林分样地中叶面积指数,克服了森林三维场景中林分密度及叶面积指数仅针对加载的固定样地的缺点。计算得到的森林三维场景林分密度可以满足大范围场景森林中叶面积指数的实时计算与显示。本发明在森林三维场景构建的基础上,提供了森林三维场景中林分密度计算方法,并通过所构叶面积指数与林分密度关系模型计算了森林三维场景中叶面积指数的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92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9091.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7/62
Abstract: 一种森林三维场景中叶面积指数实时计算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森林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领域。计算森林三维场景中样地林木数量步骤;计算林分密度步骤;构建林分密度与叶面积指数模型步骤;森林三维场景中的叶面积指数计算操作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此模型在森林三维场景中用于根据林分密度计算任意林分样地中叶面积指数,克服了森林三维场景中林分密度及叶面积指数仅针对加载的固定样地的缺点。计算得到的森林三维场景林分密度可以满足大范围场景森林中叶面积指数的实时计算与显示。本发明在森林三维场景构建的基础上,提供了森林三维场景中林分密度计算方法,并通过所构叶面积指数与林分密度关系模型计算了森林三维场景中叶面积指数的数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