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7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8114.7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树木三维模型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的方法,属于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模拟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含有单一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模型构建及最大冠幅处高度三维模拟步骤,提供符合树木形态规律的三维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中空间竞争对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影响,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树木不同方向最大冠幅处高度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10483.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树木多态性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性参数;根据目标树木的树高和胸径构建目标树木的主干模型;以目标树木的顶点、四个方向的枝下高和最大冠幅处高度作为基础型值点,采用B样条插值算法在主干模型上构建目标树木的第一冠形曲线;在第一冠形曲线的约束下,利用分枝三维模型分别在主干模型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枝下高位置处构建分枝,利用分枝三维模型分别在主干模型的基础型值点位置处构建分枝。本发明以基础型值点采用B样条插值算法构建目标树木的第一冠形曲线,并基于第一冠形曲线得到自然整枝模拟模型和偏冠模拟模型,实现了树木自然整枝和偏冠多态性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8924.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解决林分中针叶树三维模型树冠分枝交叉重叠的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林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基于枝干分离可控的林木三维模型,在实测数据构建的冠形曲线限定下自动加载分枝模型,判断相邻林木之间分枝有无交叉重叠情况,如有此类情况按照两株树空间竞争比例交替删减两树的分枝模型,在保证实测数据真实反映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空间中林木形态特征,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林木三维模型符合生长规律、林木形态结构规律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278924.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解决林分中针叶树三维模型树冠分枝交叉重叠的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林木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基于枝干分离可控的林木三维模型,在实测数据构建的冠形曲线限定下自动加载分枝模型,判断相邻林木之间分枝有无交叉重叠情况,如有此类情况按照两株树空间竞争比例交替删减两树的分枝模型,在保证实测数据真实反映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方式简单有效,充分考虑了林分空间中林木形态特征,可实现虚拟环境中林木三维模型符合生长规律、林木形态结构规律的模拟,其模拟结果符合林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41588.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76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大尺度湿地数据自动提取方法,属于遥感技术领域。通过云计算平台,引入正六边形分割机制,以简单非迭代聚类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作为基础模型,自主学习像元之间的关系和区域自身的变化模式,综合考虑湿地淹没动态、物候特征、光谱纹理和地理空间分布等特征,自动提取大尺度湿地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对大尺度遥感影像的湿地提取,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平台的云计算特性和多源数据集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25068.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树木最大冠幅处高度模拟预测方法,属于三维表型参数拟合技术领域。模型构建所需数据采集,基模型选择,按照回归拟合常用模型选择3类11种机器学习模型作为基模型,基模型优化与拟合,为了提高模拟精度,对基模型引入网格搜索交叉验证,进行超参数调优,并进行数据清洗、特征缩放操作,提高模型效果,集成模型构建与拟合,选择目前常用的5种集成学习方法,对11种基模型按照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每种集成学习方法分别对每个组合进行集成训练,计算评价指标,结果对比与最优模型选择,对比所有基模型和集成学习组合模型的拟合结果,对比评价指标,筛选最优的拟合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5795.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
IPC: G06Q10/063 , A01G23/00 ,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树冠空间范围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构建方法,属于林业科学研究中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构建技术领域。测量样地内每株树的相对位置坐标(X,Y,Z),测量样地内树木的胸径、树高、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冠幅长度等参数;对林木的相对分布方向判别,由于考虑了不同方向空间竞争,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时需要划分方向,设定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分别判别周围树,判断林木之间的相对分布方向;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完成基于树冠空间范围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构建的全部过程。本发明构建的空间结构单元对林分中树木之间的空间竞争反馈更加直观,林木之间的相关性更高,结果更加符合林学规律与林业应用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