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65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27742.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7C35/28 , C07C29/147 , C07C205/57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其对映体(+)-反式马鞭草烯醇的绿色、简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顺式马鞭草烯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利用Mitsunobu反应,通过羟基构型翻转,分别获得(-)-反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其中,(-)-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1%,(+)-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0%。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新的、有效的并且环境良性的步骤和程序,与现有的反式马鞭草烯醇合成方法相比,避免了四乙酸铅(氧化剂)及苯有毒溶剂的使用。原料顺式马鞭草烯醇可由α-蒎烯氧化制备,(-)-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反式马鞭草烯醇可用于我国小蠹虫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6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86017.3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产桉叶油素菌株的分离及应用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株分离的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71,该菌株的挥发性产物中含有桉叶油素,培养6天时所产桉叶油素的浓度达到0.764ppmv。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所述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生产桉叶油素的方法,包括:培养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从菌株所产的挥发性气体中萃取桉叶油素。本发明所分离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桉叶油素产量高,而且能很好的降解利用纤维素基质,对于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56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527742.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7C35/28 , C07C29/147 , C07C205/57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其对映体(+)‑反式马鞭草烯醇的绿色、简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顺式马鞭草烯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利用Mitsunobu反应,通过羟基构型翻转,分别获得(‑)‑反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其中,(‑)‑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1%,(+)‑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0%。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新的、有效的并且环境良性的步骤和程序,与现有的反式马鞭草烯醇合成方法相比,避免了四乙酸铅(氧化剂)及苯有毒溶剂的使用。原料顺式马鞭草烯醇可由α‑蒎烯氧化制备,(‑)‑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反式马鞭草烯醇可用于我国小蠹虫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5209.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引诱剂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叶松尺蠖性信息素引诱剂组合物。一种落叶松尺蠖性信息素引诱剂组合物,所述的引诱剂组合物包含性信息素和辅助成分,所述性信息素由一种新的(Z,Z,Z)-3,6,9-十九碳三烯成分,及其环氧丙烷衍生物[(6Z,9Z)-cis-3,4-环氧十九碳二烯:(3Z,9Z)-cis-6,7-环氧十九碳二烯:(3Z,6Z)-cis-9,10-环氧十九碳二烯=1:1:1]组成。本发明还涉及到本发明的引诱剂组合物(Z,Z,Z)-3,6,9-十九碳三烯的三步合成方法,以及气相色谱-触角电位仪分析鉴定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具有很强的诱捕能力,持效期长,特异性强,诱捕能力可调,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智能投放准确地根据虫害情而做到精确投放,投放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1653764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135686.2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取样器,该取样器由吸气管口、吸气管、吸气球、球间连接器、储气球和出气管组成,其中吸气管口位于吸气管的一端,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吸气球,吸气球通过球间连接器连接储气球,储气球通过出气管可连接保存气体的气体袋,该气体取样器可以快速便捷的抽取空气中任意位置的气体,且可以连续操作,并通过一定的管路直接将所抽取的气体保存于气体袋中。
-
公开(公告)号:CN201688052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35716.X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F16L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管老化连接器,包括上连接装置和下连接装置,该上连接装置由连接螺母、平台、上螺杆、上螺母和石墨垫圈组成,连接螺母通过管路连接平台,平台通过多根管路连接相互啮合的上螺杆和上螺母,上螺母通过石墨垫圈连接吸附管一端;下连接装置,该下连接装置由下螺母、下螺栓和石墨垫圈组成,下螺栓通过石墨垫圈连接吸附管的另一端,该连接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