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30504.2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放置于生根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三次,之后转移到双层复壮培养基中复壮培养一次,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公开的将杨树组培苗生根继代培养和复壮培养交替进行的培养过程,解决了长期继代的杨树组培苗生长衰退的难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较常规继代培养的方法所培育得到的组培苗生根更迅速,生长更健壮,质量更好,为杨树的遗传转化、工厂化育苗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738537.1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属于林木组织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专用培养基,该专用培养基是在杨树基本生根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特美汀和头孢霉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专用培养基的生根培养方法和简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普通苗木移栽时因细菌及真菌感染、清洗伤根等原因造成组培苗死亡的缺点,降低了因移栽死亡造成的组培苗损失。本发明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100%,移栽后的杨树组培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培养和移栽,易于工厂化操作。

    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8537.1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属于林木组织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专用培养基,该专用培养基是在杨树基本生根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特美汀和头孢霉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专用培养基的生根培养方法和简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普通苗木移栽时因细菌及真菌感染、清洗伤根等原因造成组培苗死亡的缺点,降低了因移栽死亡造成的组培苗损失。本发明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100%,移栽后的杨树组培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培养和移栽,易于工厂化操作。

    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0504.2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放置于生根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三次,之后转移到双层复壮培养基中复壮培养一次,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公开的将杨树组培苗生根继代培养和复壮培养交替进行的培养过程,解决了长期继代的杨树组培苗生长衰退的难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较常规继代培养的方法所培育得到的组培苗生根更迅速,生长更健壮,质量更好,为杨树的遗传转化、工厂化育苗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