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3655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49623.0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木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其步骤是,采用红木及非红木木材样本,利用近红外光谱设备在木材样本表面的不同位置采集数次近红外光谱,对于同一个样本在3~10个位置分别采集光谱;经光谱预处理,如平滑、基线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或数据降维预处理后,通过软独立建模分类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建立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判别模型,从而,利用建立的模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实现对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快速、无损识别,该方法简易、科学、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53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169464.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C08H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生物质液化方法,该方法在微波反应装置中进行,该装置包括原料预混罐、微波反应器、废气吸收器和排料接收器,原料预混罐、废气吸收器和排料接收器均分别与微波反应器连通,排料接收器前后分别设有阀门,该方法包括:(1)将液化剂、酸性催化剂和生物质原料送入原料预混罐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2)将该混合物送入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加热反应,并在微波加热反应后将反应后所得物料通过排料接收器进行排料,排放物料时,按照与微波加热反应后所得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打开排料接收器前后设置的阀门,且排料接收器前面的阀门与排料接收器后面的阀门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该方法残渣率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614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010539323.X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K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材快速液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木材、酸性催化剂和液化剂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00-180℃进行木材液化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剂含有水和碳原子数为6-15的酚,所述加热的方式为微波加热,所述木材液化反应在密闭式反应器中进行。本发明提供的木材快速液化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实现木材的液化,而且木材液化反应的残渣率非常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5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169464.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C08H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生物质液化方法,该方法在微波反应装置中进行,该装置包括原料预混罐、微波反应器、废气吸收器和排料接收器,原料预混罐、废气吸收器和排料接收器均分别与微波反应器连通,排料接收器前后分别设有阀门,该方法包括:(1)将液化剂、酸性催化剂和生物质原料送入原料预混罐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2)将该混合物送入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加热反应,并在微波加热反应后将反应后所得物料通过排料接收器进行排料,排放物料时,按照与微波加热反应后所得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打开排料接收器前后设置的阀门,且排料接收器前面的阀门与排料接收器后面的阀门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该方法残渣率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61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9323.X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K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材快速液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木材、酸性催化剂和液化剂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00-180℃进行木材液化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剂含有水和碳原子数为6-15的酚,所述加热的方式为微波加热,所述木材液化反应在密闭式反应器中进行。本发明提供的木材快速液化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实现木材的液化,而且木材液化反应的残渣率非常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93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149623.0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木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其步骤是,采用红木及非红木木材样本,利用近红外光谱设备在木材样本表面的不同位置采集数次近红外光谱,对于同一个样本在3~10个位置分别采集光谱;经光谱预处理,如平滑、基线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或数据降维预处理后,通过软独立建模分类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建立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判别模型,从而,利用建立的模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实现对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快速、无损识别,该方法简易、科学、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863409Y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20142860.5
申请日:2005-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N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作建筑结构材料、集装箱底板和车厢板等的竹条增强刨花板。它由竹条、木质刨花组成;竹条沿刨花板纵向分布于木材刨花中,竹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竹条、木质刨花的表面均涂有胶粘剂。所述的竹条增强刨花板,竹条可以呈排状平行分布于刨花板中,竹青朝向临近的刨花板上下外表面。所述的竹条增强刨花板,它可以有四层竹条,分别靠近刨花板较宽的上下两个表面,相近的两层竹条之间错开且在刨花板厚度方向的配置对称;竹条的长度与刨花的长度相同;表面涂胶的木材刨花在竹条之间交错分布,形成横向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林木材、可以提高刨花板的定向(纵向)力学强度3-5倍,线性膨胀减少2倍,能够较好满足建筑行业以及集装箱底板和车厢底板的性能要求,具有产品强度高、成本低、工艺实施简单的特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