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5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8702.8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真空余热回收一体化污泥干化方法,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包括:S1、利用初始待处理原泥获取调质污泥;S2、根据所述调质污泥进行压滤处理获取高含水率污泥;S3、根据所述高含水率污泥进行低真空干化处理获得低真空余热回收一体化干化污泥。本发明利用低温和真空环境来干燥污泥的技术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避免了高温热源带来的高能损耗并降低了操作成本;本发明根据污泥特性设置压滤装置和干化装置的参数加快了污泥中水分的挤出速度,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缩短了干化时间,且避免大量排放过热的冷凝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95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5784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14 , G07B15/02 , G06F16/903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车位匹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停车请求信息,停车请求信息包括用户的停车目的地和停车时间;根据停车请求信息,在预设置的共享停车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目标车位,目标车位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向用户发送响应信息,响应信息包括目标车位中每个车位的位置信息和预估停车费用信息。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停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4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05711.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3 , C02F11/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热协同污泥干化方法,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待干化污泥获取待干化污泥特性;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与高低温热泵获取污泥干化机的光热能源数据;根据所述待干化污泥特性和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光热能源数据构建光热协同干化模型;基于所述光热协同干化模型对所述待干化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获取污泥干化结果;根据所述污泥干化结果获取光热协同干化污泥。本发明能够根据采集到的太阳能强度自行调整干化方案,在节能的同时提高出水温度,提升干化效率,不会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495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65784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14 , G07B15/02 , G06F16/903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车位匹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停车请求信息,停车请求信息包括用户的停车目的地和停车时间;根据停车请求信息,在预设置的共享停车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目标车位,目标车位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向用户发送响应信息,响应信息包括目标车位中每个车位的位置信息和预估停车费用信息。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停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5711.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3 , C02F11/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热协同污泥干化方法,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待干化污泥获取待干化污泥特性;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与高低温热泵获取污泥干化机的光热能源数据;根据所述待干化污泥特性和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光热能源数据构建光热协同干化模型;基于所述光热协同干化模型对所述待干化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获取污泥干化结果;根据所述污泥干化结果获取光热协同干化污泥。本发明能够根据采集到的太阳能强度自行调整干化方案,在节能的同时提高出水温度,提升干化效率,不会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9368879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2013338.7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一种带有多功能竖井的双层综合管廊,包括相邻舱室,该相邻舱室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设有上层舱室及下层舱室;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井,且多个竖井均与下层舱室连通;竖井包括通风竖井、逃生竖井、吊装竖井及管线分口竖井。通过设置通风竖井、逃生竖井、吊装竖井及管线分口竖井连通下层舱室,满足了综合管廊内下层舱室的通风、逃生、吊装及管线进出的各类需求,达到管廊集约化设计目的,同时在城市用地有限的条件下,便于综合管廊内安全消防、逃生、通风、供电、给排水等多项辅助设施的安装,充分地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