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3110.6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轧制,将锌片经过多道次轧制得到厚度为0.03~1.0mm的锌板,其中道次不小于3次且最后三道次的轧制中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小于35%;挤压,将铸态的圆柱锌锭经过挤压,得到厚度为1~40mm的锌板,其中挤压比不小于8.72;铸造,将锌熔液倒入纯铜水冷模具中,制得厚度不小于30mm的锌板,其中模具导热系数不小于400w/m·k。本发明通过锌负极加工过程中的严格的精细的工艺调控,增加锌负极反应界面中的(002)晶面的极密度,使其不低于14.44,从而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223110.6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轧制,将锌片经过多道次轧制得到厚度为0.03~1.0mm的锌板,其中道次不小于3次且最后三道次的轧制中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小于35%;挤压,将铸态的圆柱锌锭经过挤压,得到厚度为1~40mm的锌板,其中挤压比不小于8.72;铸造,将锌熔液倒入纯铜水冷模具中,制得厚度不小于30mm的锌板,其中模具导热系数不小于400w/m·k。本发明通过锌负极加工过程中的严格的精细的工艺调控,增加锌负极反应界面中的(002)晶面的极密度,使其不低于14.44,从而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