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路面铣刨机的铣刨鼓

    公开(公告)号:CN1155224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235273.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铣刨机的铣刨鼓,包括铣刨鼓基体和N把铣刨截齿,所述铣刨鼓基体具有包含抛料板所在位置的中间段区域和与该中间段区域相邻的两侧区域,所述铣刨截齿包括高耐磨截齿和高韧性截齿,在铣刨鼓基体的中间段区域分布所述高韧性截齿,在铣刨鼓基体的两侧区域分布所述高耐磨截齿。本发明能针对不同施工路况进行铣刨截齿的调整布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大幅提升铣刨截齿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铣刨截齿的更换频率,节约路面铣刨成本。

    一种低成本制备电池级高纯硫化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33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9030.7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制备电池级高纯硫化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1)获取无水硫酸锂;2)将无水硫酸锂与碳源聚乙烯醇按配比混合,然后球磨,球磨结束后将球料分离,得到第一前驱体;3)将第一前驱体在空气中煅烧进行预碳化,得到第二前驱体;4)对第二前驱体进行压制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硫化锂。本发明基于硫酸锂的碳热还原反应,利用聚乙烯醇作为碳源对硫酸锂进行碳热还原,从而通过一步烧结低成本制备硫化锂。本发明所制备的硫化锂纯度高,并且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重复,易实现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固态电解质膜组装的固态电池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7374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30196.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固态电解质膜组装的固态电池单元。本发明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置于特定有机溶剂,通过精确控制球料比、球磨转速、球磨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参数制备了小颗粒固态电解质,然后将其制备成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薄膜并组装成固态电池单元。本发明制备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具有厚度小、离子电导率优异、成膜延展性好、抗拉强度高等优点,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材料易得、重现性高、产物尺寸易控制的优点。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膜组装的固态电池单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优异等优点,适合实现工业化推广与应用。

    一种超长高强超细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4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76351.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吴壮志 王德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高强超细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长高强超细钨合金丝包含钨、钼和稀土氧化物,所述钨合金丝中的钼的含量为5‑40wt%;所述钨合金丝的线径为37μm以下;所述钨合金丝的抗拉强度为5600MPa以上;所述钨合金丝的长度为单根12万米以上。本发明通过控制钨合金丝中的钼的含量为5‑40wt%,提高超细钨合金丝的抗拉强度和单根长度,并实现线径的同步减小,线径为37μm以下,抗拉强度为5600MPa以上,单根12万米以上,从而获得既能满足抗拉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成品合格率的高强超细钨丝。

    一种从废旧含钨涂层中剥离回收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4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23159.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旧含钨涂层中剥离回收钨的方法。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先对含钨涂层废料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含钨涂层废料置于冷却室内,使用高压水或高压气体对含钨涂层废料进行冲击使其快速冷却,使得含钨涂层从基体上脱落,含钨涂层与基体分离,最后对含钨涂层中钨进行火法或湿法回收;本发明工艺简单,利用热膨胀系数的差异通过热震试验,使得界面产生裂纹,结合力减弱,再由高压冲击剥离涂层,由于界面处结合最弱,材料由界面处剥离,从而得到完整的涂层,最后通过活法或湿法进行回收提纯以获得高纯的钨资源。本发明的剥离回收方法主要为物理方法,不产生有毒气体和废液,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实现了稀有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一种碳负载型阿尔法相碳化钼-磷化钼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75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523919.1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型阿尔法相碳化钼‑磷化钼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钼酸铵与二氰二胺加入水中,加热搅拌,使钼酸铵完全水解,烘干后研磨,得到白色粉末;(2)将白色粉末与次亚磷酸钠分别置于密闭空间中,在惰性气氛下保温处理,冷却后得到碳负载型阿尔法相碳化钼‑磷化钼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周期短;通过控制前驱体的量,可以控制阿尔法相碳化钼与磷化钼两相的比例;所制备的碳化钼‑磷化钼异质结纳米点,尺寸均匀细小,有利于催化活性位的暴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性能超细晶钼镧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6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224626.6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超细晶钼镧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形纳米La2O3的制备;2)钼粉的制备;3)混合粉体的制备;4)钼合金的制备:将混合粉体进行配重后,进行SPS快速烧结,得到La2O3-Mo钼合金。本发明采用水浴法制备La2O3第二相,通过控制水浴的时间长短和冷却速度的大小可以达到控制第二相的大小和相貌的目的,从而得到十分细小的球形La2O3,而第二相颗粒越小,分布越均匀,越容易进入Mo合金晶粒内部,并具有更明显的强化效果。本发明中的球形La2O3的强化效果最好,由于应力集中趋势较小,发生微裂纹的可能性较小,断裂强度可以进一步得到改善,裂纹将偏离原来的主要扩展方向,形成位错环,从而提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一种钼焙砂一步碱浸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594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415334.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钼焙砂一步碱浸出方法,包括操作:在常压下,通过分步向含钼焙砂的矿浆中加入氧化剂、碱浸出剂以及磷酸化合物,实现了钼焙砂的高效浸出。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碱为氢氧化钠或氨水,磷酸化合物为磷酸、磷酸钠或者磷酸铵。本发明的一步碱浸出方法,通过氧化剂、碱浸出剂以及磷酸化合物的分步加入,使原本难以被碱浸出的低价钼氧化为易浸出的高价钼,同时抵消了过渡金属杂质对钼焙砂浸出存在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钼一步高效浸出。与传统工艺相比,大大缩短了冶炼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钼的一次浸出率达98%以上。

    一种梯度多孔金属的共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523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040011.8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多孔合金的共凝胶注模成形方法;属于粉末冶金制备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得到按质量比单体:交联剂=(5~15):1且质量百分浓度为5~40%的预混液;然后配取金属粉末,并将金属粉末和预混液混合制备成原料粉末体积浓度为A1、A2……Ai的系列浆料;接着按金属粉末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所得一系列从不同的注入口注入模具中,固化、微波烧结,得到梯度多孔合金。本发明制备出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可以分别从650μm到8μm、68%到17%相对连续变化或按设计进行变化的无明显界面的梯度多孔材料或复杂制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近净成形,适用于工业化量产。

    一种测量铝合金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4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530618.3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铝合金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记录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当量的变化,从而依据热当量的变化来分辨在淬火过程中淬火反应的析出温度区间;本发明通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测量铝合金在淬火过程中的放热反应,结合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从而获得铝合金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一定冷却区间的精确冷却曲线和分辨不同淬火诱导析出相的起始和终止温度。本发明所得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具有精度高,指导意义大等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