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0987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10827156.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化物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及催化剂的全固态锂硫/钠硫电池,包括正极、固体电解质膜、负极;其工作电压为1.0~4.5V,正极材料和/或固体电解质中包含卤素无机盐。通过在正极和/或固体电解质中添加具有高电压充放电平台、能起主动催化多硫化物转化且自身能提供可逆容量输出的卤素无机盐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池体系的比容量值、循环性能、库伦效率和能量密度等综合性能;且电池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温和,可大规模生产,无需添加粘结剂等优点,符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10374.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该复合正极材料由包括单质硫、金属-非金属元素共掺杂导电石墨化碳材料和导锂聚合物在内的原料复合而成;其制备过程时将金属-非金属共掺杂导电石墨化碳材料、导锂聚合物与溶有单质硫的溶液搅拌混合后,通过挥发溶剂,热处理,即得具有较高导电性,能提高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的复合正极材料,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温和,极大地降低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该复合正极材料制成锂硫电池具有高放电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较高安全性能,且无需集流体,无需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3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0210374.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该复合正极材料由包括单质硫、金属‑非金属元素共掺杂导电石墨化碳材料和导锂聚合物在内的原料复合而成;其制备过程时将金属‑非金属共掺杂导电石墨化碳材料、导锂聚合物与溶有单质硫的溶液搅拌混合后,通过挥发溶剂,热处理,即得具有较高导电性,能提高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的复合正极材料,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温和,极大地降低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该复合正极材料制成锂硫电池具有高放电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较高安全性能,且无需集流体,无需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5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27180.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G11/08 , H01M10/058 , H01M1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08 , H01M10/058 ,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电池,其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电解质、锂/碳材料复合负极和外壳;所述电解质由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与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所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设置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之间;或者,所述电解质由至少两层分别包含不同半径阴离子锂盐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根据锂盐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从锂离子电池正极一端至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梯度设置,靠近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的一层或两层以上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中包含碳材料;该混合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11143.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85 , G01R31/367 , G16C20/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铜反应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别构建第一子模型、第二子模型、第三子模型和第四子模型;将第一子模型、第二子模型和第三子模型并联,得到并联模型,及将并联模型与第四子模型串联,得到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总模型;提取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参数;将提取到的电池参数输入至电化学反应总模型,得到锂离子电池在多个采样时刻的输出值;根据锂离子电池在多个采样时刻的输出值,得到锂离子电池的析铜反应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09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827156.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化物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及催化剂的全固态锂硫/钠硫电池,包括正极、固体电解质膜、负极;其工作电压为1.0~4.5V,正极材料和/或固体电解质中包含卤素无机盐。通过在正极和/或固体电解质中添加具有高电压充放电平台、能起主动催化多硫化物转化且自身能提供可逆容量输出的卤素无机盐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池体系的比容量值、循环性能、库伦效率和能量密度等综合性能;且电池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温和,可大规模生产,无需添加粘结剂等优点,符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78819.8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电压电解液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添加了同时包含硼基(‑B‑)和腈基(‑C≡N)功能基团的硼腈类化合物功能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利用硼腈类化合物中硼基和腈基的协同作用,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在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CEI膜,以提高正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避免电解液与正极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同时抑制了电解液在高电压下的氧化分解,使得电解液具有高氧化电位,进而能匹配高电压正极材料,因此,利用包含硼腈类化合物功能添加剂的电解液可以获得在高电压(≥4.5V)下具有优异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50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927180.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G11/08 , H01M10/058 ,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电池,其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电解质、锂/碳材料复合负极和外壳;所述电解质由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与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所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设置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之间;或者,所述电解质由至少两层分别包含不同半径阴离子锂盐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根据锂盐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从锂离子电池正极一端至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梯度设置,靠近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的一层或两层以上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中包含碳材料;该混合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1610.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的密封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密封性测试系统能够对待测壳体的密封性进行测试,待测壳体为电池壳体或者与电池壳体外形相同的模具外壳,待测壳体内具有密闭性腔室,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测试件,测试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测试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测试件封装于腔室内,以吸收进入待测壳体内的流体,在测试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测试件位于腔室外侧;流体信息采集装置,流体信息采集装置能够对处于第二位置的测试件进行测试,以用于获取测试件吸收的流体的信息。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壳体的密封性测试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地排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189268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102942.1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地下水调控沥青桥面铺装温度的系统,包括蓄水池、沉淀池、水泵和管网,所述的蓄水池的输入口通过水泵连接地下水,蓄水池的输出口连接沉淀池的输入口,沉淀池的输出口连接管网的输入口,管网的输出口连接地下水;所述的管网铺设于桥面的混凝土桥面板之上,并覆盖于沥青铺装层之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对桥面换热效果好,很好地缓解了桥面冬季易结冰夏季高温产生车辙的问题,同时解决桥梁两大病害问题。而且节能高效,清洁环保,不会对桥体结构产生损害,可控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