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4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49689.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限作业空间桥墩保护性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承台上搭建临时支撑架和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步骤S2:将主梁的支撑体系从盖梁上的支座转移至所述临时支撑架上;步骤S3:在所述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上将盖梁切割成盖梁混凝土小块,并将位于顶层的各盖梁混凝土小块移除;步骤S4:在所述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上安装移动式龙门架,移除盖梁中其余的盖梁混凝土小块;步骤S5:将墩柱与承台连接处以上的部位水平切割成若干墩柱节段;步骤S6:通过所述移动式龙门架和汽车吊将各所述墩柱节段逐个吊装移除;步骤S7:凿除墩柱与承台连接处的混凝土,保留墩柱原有的钢筋。本发明可受限作业空间内对桥墩进行保护性拆除,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7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549689.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港湾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限作业空间桥墩保护性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承台上搭建临时支撑架和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步骤S2:将主梁的支撑体系从盖梁上的支座转移至所述临时支撑架上;步骤S3:在所述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上将盖梁切割成盖梁混凝土小块,并将位于顶层的各盖梁混凝土小块移除;步骤S4:在所述满堂式支架作业平台上安装移动式龙门架,移除盖梁中其余的盖梁混凝土小块;步骤S5:将墩柱与承台连接处以上的部位水平切割成若干墩柱节段;步骤S6:通过所述移动式龙门架和汽车吊将各所述墩柱节段逐个吊装移除;步骤S7:凿除墩柱与承台连接处的混凝土,保留墩柱原有的钢筋。本发明可受限作业空间内对桥墩进行保护性拆除,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3596814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1983044.8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立体跨越式多用途悬索桥施工平台,通过依次连接设置的天顶小车、连接吊架、施工平台在猫道下方提供了一个方便作业的安全施工空间,通过牵引天顶小车来移动整个可移动立体跨越式多用途悬索桥施工平台到指定位置,再通过固定限位装置将施工平台临时限位固定,施工人员通过安全爬梯进入施工平台内进行施工作业,使得如对正提升、倒提升等提梁设备或其他相关设备的检修工作更加安全方便,同时可更加方便的连接施工吊篮,在需运输索夹、吊索等构件以及吊挂紧缆机等工作时,也可将运输构件等直接与天顶小车连接,主要由天顶小车完成运输,本实用新型为猫道上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5615338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734746.7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数匹配垂直钻孔装置,包括:钻孔模板,其设置在钻孔平面上并与其固定,钻孔模板上设有多个穿孔,其与钻孔平面上的多个待钻孔一一对应,任一穿孔与对应的待钻孔同轴设置;调平底座,其设置在钻孔模板上,调平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其沿钻孔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调平垫片,其设置在底座本体与钻孔模板之间;钻机,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调平底座上并沿底座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其滑动连接,钻机的钻头正对钻孔模板设置,钻头的轴向与穿孔的轴向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钻孔模板对钻孔位置进行定位,并在钻孔模板上设置调平底座对钻机的位置和钻孔方向进行限位,有效保证了钻孔精度和垂直度,同时提高了钻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3799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052134.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胶简易抗压强度测试装置,包括输力系统,其包括顶升装置;数显表,其读取顶升装置的顶升力;结构支架,其包括多个连接杆,其沿周向设置在顶升装置外侧;受力板和固定板,其均水平套设在连接杆上且位于顶升装置上方,受力板位于固定板下方并与连接杆滑动连接;受力板套筒,其对应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受力板套筒支撑受力板的底面;结构胶试件配合卡设在受力板与固定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力系统和结构支架配合实现对结构胶试件的限位和加压,并通过套筒实现受力板的高度与水平度调节,在保证加压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结构胶抗压强度的现场快速测量,解决了现有胶体抗压强度检测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