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9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65813.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C04B28/00 , C04B7/26 , C04B7/153 , C04B7/28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30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响应面优化的多源固废‑疏浚底泥地聚物资源化方法,多源固废‑疏浚底泥地聚物的原料包括胶凝材料与碱激发剂溶液,所述胶凝材料包括多源固废与疏浚底泥,而且,多源固废‑疏浚底泥地聚物所需水分由碱激发剂溶液提供;多源固废‑疏浚底泥地聚物的配合比由响应面法优化后确定,包括如下步骤:以疏浚底泥掺量、碱激发剂溶液的Na2O浓度、碱激发剂模数作为主变量参数,以地聚物的抗压性能作为响应值,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并建立响应面方程;根据资源化产品性能需求,结合抗压性能的期望值,通过单目标优化模型获得优化参数,并根据所得优化的配比制备多源固废‑疏浚底泥地聚物,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4770.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处理的絮凝加药系统装置和控制方法,该系统装置包括在进泥管路上依次设置的计量单元和混合单元,计量单元与中控单元连接;混合单元设置有采样口,采样口连接粒度检测单元,粒度检测单元与中控单元连接;中控单元与加药控制单元连接,加药控制单元的物料出口与混合单元连接。该系统装置和控制方法从粒径特性入手,以絮体粒径为主要调控参数进行絮凝剂的自动加药与投加量的动态调整,实现絮凝剂投加量的精准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底泥脱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3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44309.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岸用消浪生态模块的构造与施工方法,所述构造与施工方法包括:(1)获取待安装区域的基础数据,消浪生态模块的受力数据和锚固钢绳的弹性数据,确定消浪生态模块的关键构造参数;(2)依据待安装区域的潮汐数据,依次进行消浪生态模块的拼接、下水和安装;所述潮汐数据包括涨潮前,涨潮时,落潮时。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待安装区域的基础数据,消浪生态模块的受力数据和锚固钢绳的弹性数据,进而确定消浪生态模块的关键构造参数,实现消浪生态模块构造与待安装区域海岸情况的相匹配,而后结合待安装区域的潮汐数据,依次进行消浪生态模块的拼接、下水及安装,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减少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22941.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旭远 , 刘汨莎 , 洪国军 , 尹纪富 , 冒小丹 , 郑世华 , 王费新 , 王作斌 , 陆寅松 , 刘功勋 , 程书凤 , 舒敏骅 , 周忠玮 , 邢津 , 金鹏 , 谢康 , 沈智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游河道疏浚施工扰动浊水降浊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施工点下游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自然沉淀单元、加药单元、药剂紊流混合单元和橡胶坝式无扰动沉降单元。施工扰动产生的浊水沿水流经自然沉淀后,与加药管道投放的水质净化剂在疏浚土填筑形成的龙口区域产生紊流混合,继而雍高进入橡胶坝形成的无扰动沉淀池,实现絮凝颗粒沉淀。该系统和方法实现了疏浚土的资源化利用,结构形式提高了水力停留时间并有效降低施工扰动,净化剂紊流混合和絮凝沉淀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因环保疏浚施工产生的表层淤泥悬浮物和浊度等污染负荷,降浊效果显著,施工简便,可随施工点的变化移动安装重复利用,成本低廉且不影响河道正常通水和行洪。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4955.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盐析高强度含盐疏浚土地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盐析高强度含盐疏浚土地聚物利用胶凝材料和碱激发剂制备得到;所述胶凝材料包括含盐疏浚土、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所述碱激发剂包括硅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本发明利用强碱性环境,使胶凝材料中硅氧键和铝氧键断裂并重组形成稳固的硅氧四面体结构,并最终形成三维网状凝胶结构,从而减少离子的迁移,增强含盐疏浚土资源化产品的抗盐析能力,可免去含盐疏浚土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淋洗等脱盐步骤,减少含盐疏浚土资源化成本,同时保持较高的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35096.3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构、钻孔设备及钻孔方法。支撑机构包括钻进驱动结构和支撑调节结构。钻头连接于钻进驱动结构,钻进驱动结构能够带动钻头沿高度方向进行钻进工作。支撑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组件、多个伸缩杆和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于钻进驱动结构的周侧,能够支撑于接触岩面;调节组件设置于钻进驱动结构下方,钻头能够活动贯穿调节组件;多个伸缩杆呈放射状传动连接于调节组件,并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支撑杆,调节组件能够分别控制多个伸缩杆动作,以分别带动各支撑杆相对于钻进驱动结构转动。该支撑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支撑状态的调节和适应,确保钻头钻进工作的平稳进行,保证钻进施工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