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9936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4432.2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55/10 , A61L2/08 , A61L2/18 , A61L2/22 , B29C49/06 , B29C49/16 , B29C49/42 , B29C49/4273 , B29C49/46 , B29C2049/4685 , B29C2049/4697
Abstract: 能够对容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充分杀菌,并且不会损伤吹塑成型单元(110),能够实现设备的小型化,而且保持于杀菌环境的区域少,能够降低成本。被吹塑成型的容器的成型杀菌生产线具有:进行吹塑成型的区域(101)、处于成型区域(101)与向容器填充内容物的填充区域之间的移送区域(103),在移送区域(103)内对容器的外表面进行杀菌。
-
公开(公告)号:CN10540821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80037228.6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过乙酸系杀菌组成液的容器杀菌方法。杀菌方法包括,将在循环槽(1)中调节的含有过乙酸、过氧化氢、乙酸和过氧化氢酶的杀菌组成液通过加热装置(3)加热后,供给至杀菌装置(4),并将用于杀菌后的杀菌组成液回收至循环槽(1)。从用于杀菌后直到供给至加热装置的循环路径内向杀菌组成液中追加过氧化氢酶。由此,杀菌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过氧化氢酶失活来保持杀菌组成液的杀菌能力,并且可以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循环使用杀菌组成液,由此降低热能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47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80018595.8
申请日:2011-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2600/16 ,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其同时且特异性检测出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弯曲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中的二种以上的食物中毒菌。所述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是将分别选自如下探针组的两个以上组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探针固定化而得到,所述探针组包括:由序列编号1~6探针及其互补探针(以下相同)等组成的大肠杆菌检测用第一探针组;由序列编号7~13的探针等组成的李斯特菌检测用第二探针组;由序列编号14~19的探针等组成的弯曲菌检测用第三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0~24的探针等组成的副溶血弧菌检测用第四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5~29的探针等组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用第五探针组;由序列编号30~40的探针等组成的沙门氏菌检测用第六探针组;由序列编号41~49的探针等组成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用第七探针组。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3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8555.3
申请日:2011-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2600/16 ,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PCR用引物对,其特异性扩增蜡样芽孢杆菌、弯曲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中的两种以上的食物中毒菌的核酸。由此,可以同时且特异性地检测出这些食物中毒菌。使用由如下引物对之中的两个以上的引物对组成的PCR用引物对,利用PCR法,对食物中毒菌的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所述引物对包括:用于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和2、序列编号3和4的引物对;用于弯曲菌检测的序列编号5和6的引物对;用于大肠杆菌检测的序列编号7和8的引物;用于李斯特菌检测的序列编号9和10的引物对、用于沙门氏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1和12的引物对;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3和14的引物对;用于副溶血弧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5和16的引物对。
-
公开(公告)号:CN105408213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37228.6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过乙酸系杀菌组成液的容器杀菌方法。杀菌方法包括,将在循环槽(1)中调节的含有过乙酸、过氧化氢、乙酸和过氧化氢酶的杀菌组成液通过加热装置(3)加热后,供给至杀菌装置(4),并将用于杀菌后的杀菌组成液回收至循环槽(1)。从用于杀菌后直到供给至加热装置的循环路径内向杀菌组成液中追加过氧化氢酶。由此,杀菌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过氧化氢酶失活来保持杀菌组成液的杀菌能力,并且可以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循环使用杀菌组成液,由此降低热能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93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80004432.2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能够对容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充分杀菌,并且不会损伤吹塑成型单元(110),能够实现设备的小型化,而且保持于杀菌环境的区域少,能够降低成本。被吹塑成型的容器的成型杀菌生产线具有:进行吹塑成型的区域(101)、处于成型区域(101)与向容器填充内容物的填充区域之间的移送区域(103),在移送区域(103)内对容器的外表面进行杀菌。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3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18555.3
申请日:2011-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2600/16 ,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PCR用引物对,其特异性扩增蜡样芽孢杆菌、弯曲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中的两种以上的食物中毒菌的核酸。由此,可以同时且特异性地检测出这些食物中毒菌。使用由如下引物对之中的两个以上的引物对组成的PCR用引物对,利用PCR法,对食物中毒菌的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所述引物对包括:用于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和2、序列编号3和4的引物对;用于弯曲菌检测的序列编号5和6的引物对;用于大肠杆菌检测的序列编号7和8的引物;用于李斯特菌检测的序列编号9和10的引物对、用于沙门氏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1和12的引物对;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3和14的引物对;用于副溶血弧菌检测的序列编号15和16的引物对。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47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8595.8
申请日:2011-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 C12Q2600/16 ,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其同时且特异性检测出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弯曲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中的二种以上的食物中毒菌。所述食物中毒菌检测用载体是将分别选自如下探针组的两个以上组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探针固定化而得到,所述探针组包括:由序列编号1~6探针及其互补探针(以下相同)等组成的大肠杆菌检测用第一探针组;由序列编号7~13的探针等组成的李斯特菌检测用第二探针组;由序列编号14~19的探针等组成的弯曲菌检测用第三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0~24的探针等组成的副溶血弧菌检测用第四探针组;由序列编号25~29的探针等组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用第五探针组;由序列编号30~40的探针等组成的沙门氏菌检测用第六探针组;由序列编号41~49的探针等组成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用第七探针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