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535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35601.5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数据无线传输的装置,包括探头装置、无线电波发射器、地面传导装置、深度编码器、新型采集仪和上位机,所述探头装置与无线电波发射器连接,所述无线电波发射器内设置有锥形天线,所述无线电波发射器通过探杆与地面传导装置连接,所述地面传导装置与所述采集仪通过无线电波信号连接,所述深度编码器与采集仪电连接,所述采集仪与上位机电连接。本发明具有数据容量高、增益强及传输速率快等优点,不仅可以对贯入曲线进行实时观测,还可通用于各种类型的探杆,使得静力触探测试从冗长的电缆线中解脱出来,减少了人力及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4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35491.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波传输的无线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系统,包括探头装置、声波发射器、声波接收器、采集仪和PC端,所述探头装置与声波发射器连接,所述声波发射器通过探杆与声波接收器连接,所述声波发射器与采集仪电连接,所述采集仪与PC端信号连接。本发明用的无线传输的方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及传输速率快等优点,不仅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观测,还可加装适配器通用于各种类型的探杆,使得静力触探技术从冗长的电缆线中解脱出来,减少了静力触探过程中的人力及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实现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机械化及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99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1039037.0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精度微型扁铲侧胀仪,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设置于扁铲板上接近铲尖端的第一腔室和远离铲尖端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从上到下顺序为带螺栓的盖板,位移传感器,O型密封圈,活塞,波形弹簧,O型密封圈;第二腔室从上到下顺序为带螺栓的盖板,压力传感器,O型密封圈;扁铲板下面为螺母。该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精度扁铲侧胀仪,具有原位、多功能,可视化,自动化,自能化等特点,使得测试方便、连续、快速、准确、经济,不仅能够评估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同时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岩土工程试验设备的发展,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快捷有效的测试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39037.0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22 , E02D260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精度微型扁铲侧胀仪,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设置于扁铲板上接近铲尖端的第一腔室和远离铲尖端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从上到下顺序为带螺栓的盖板,位移传感器,O型密封圈,活塞,波形弹簧,O型密封圈;第二腔室从上到下顺序为带螺栓的盖板,压力传感器,O型密封圈;扁铲板下面为螺母。该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精度扁铲侧胀仪,具有原位、多功能,可视化,自动化,自能化等特点,使得测试方便、连续、快速、准确、经济,不仅能够评估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同时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岩土工程试验设备的发展,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快捷有效的测试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662253.4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评价砂土液化的可测试抗拔阻力动力触探装置,该装置探杆(7)上端与稳定尾翼(3)通过连接件(4)连接,稳定尾翼(3)上部为自动触发落锤(1),落锤(1)位于护筒(2)内,连接件(4)侧面横杆上安装有触发器(5),触发器(5)旁的竖杆上端固定有位移传感器(6),在探杆(7)的中部外侧设置孔洞对称的带孔洞钢板(11),两千斤顶(10)上端对称安置在带孔洞钢板(11)的孔洞上,下端用螺栓(13)固定在底板上,千斤顶(10)上端对称安装有应变计(12),探杆(7)最下端为锥尖(14),所有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手持终端(8)和数据记录系统(9)连接。该装置具有原位、快速、多功能等特点,为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提供有力的检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30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608083.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自动考虑能量修正及动态响应的动力贯入仪,该贯入仪包括从上至下顺序为落锤(7)、稳定尾翼(6)、探杆(1);其中,探杆(1)上端与稳定尾翼(6)相连,在探杆(1)上端内壁对称安装第三应变计(4.3),稳定尾翼(6)下端对称设有第二加速度传感器(3.2),探杆(1)的最下端为锥尖(2),在锥尖(2)上部的探杆(1)内设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3.1)与第二应变计(4.2),探杆(1)外设有摩擦套筒(5),摩擦套筒(5)项部内壁设有第一应变计(4.1);稳定尾翼(6)的上部为自动激发坠落的落锤(7),该贯入仪各传感器的电信号由同轴电缆(8.1)、信号电缆(8.2)传送到数据采集分析仪(9)。该动力贯入仪能够评价动态响应、检测土体强度,具有原位、多功能、自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4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58663.8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梨形扩底全流触探探头,包括探杆和扩底探端以及设于所述探杆和探端之间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感应侧摩阻力、端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的摩阻压力传感器、端阻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测试系统还设有能够渗水并作用于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孔压过滤环,且所述测试系统设有能够传递感应信号的通信设备。本发明的探头填补了针对扩底桩施工前的静力触探勘察探头的空缺;能够随着贯入土层深度的变化连续不断、精确的测定土层的相关参数并及时输出变化的电压值,为扩底桩工程施工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进一步对海底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做出真实可靠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17227.1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260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表征浅基础动力特性的现场动力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序为高速摄像机(2)、风叶(3)、塔(1)、基础(4)、电缆(3)相连,并安置高速摄像机(2),塔(1)顶部与卡车(10)通过电缆(6)相连,电缆(6)上端设有力传感器(7),下端分别设有快速释放设备(8)、手动绞盘(9),塔身三分点处安置加速度计(5),塔底与基础(4)固定,基础(4)上表面安置加速度计(13),地面上安置地震仪(12),所有传感器与数据收集系统连在一起。该装置具有原位、快速、多功能等特点,为岩土工程基础安全评估提供有力的检测工具。(6)、卡车(10)、地基(11);其中塔(1)顶部与风叶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2253.4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评价砂土液化的可测试抗拔阻力动力触探装置,该装置探杆(7)上端与稳定尾翼(3)通过连接件(4)连接,稳定尾翼(2)内,连接件(4)侧面横杆上安装有触发器(5),触发器(5)旁的竖杆上端固定有位移传感器(6),在探杆(7)的中部外侧设置孔洞对称的带孔洞钢板(11),两千斤顶(10)上端对称安置在带孔洞钢板(11)的孔洞上,下端用螺栓(13)固定在底板上,千斤顶(10)上端对称安装有应变计(12),探杆(7)最下端为锥尖(14),所有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手持终端(8)和数据记录系统(9)连接。该装置具有原位、快速、多功能等特点,为岩土工程勘察实践提供有力的检测工具。(3)上部为自动触发落锤(1),落锤(1)位于护筒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86385.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压电薄膜柔性感知的孔压静力触探仪,包括探头和探测杆,探头设置在探测杆的下部,还包括传感器检测装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压电锥尖阻力传感器、压电侧摩阻力传感器、压电孔压传感器和压电测斜传感器,探测杆内部开设空腔,压电孔压传感器和压电测斜传感器固定在空腔内;压电锥尖阻力传感器分布在第一变形环柱的外环面,压电侧摩阻力传感器分布在第二锥环的外环面。本发明以一种压电薄膜柔性感知技术统一基于CPTU探头的检测系统,并实现了CPTU探头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的全覆盖分布式测试,由多点平均动应力和应变得出的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大大降低测量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