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4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806390.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矩形挖孔桩的根键式桩侧后压浆装置的施工方法。应用于矩形挖孔桩的根键式桩侧后压浆装置的矩形压浆环管的外侧通孔上设有顶推套管,矩形压浆环管的内侧通孔设有顶推旋进螺栓;压浆喷头装置的外侧设有可扩张的铁瓣;压浆喷头装置固定在矩形压浆环管的管体外侧通孔部、且与矩形压浆环管内相互连通顶推套管的一端与顶推旋进螺栓相接,顶推套管的另一端与铁瓣相互固定;矩形压浆环管的横向或纵向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横向或纵向的其中一管体的内侧通孔上设有压浆直管;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将压浆管预装配于矩形人工挖孔桩基钢筋笼的工程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压浆设备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92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042606.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电涡流耗能装置的智能核电站复合隔震基础,包括桩、位于桩上面的隔震垫层、位于所述隔震垫层上的筏板、位于所述筏板上的上部结构裙房及安全壳体;所述的桩和所述隔震垫层之间设置有电涡流耗能装置;在桩里面选取检测桩安装传感器系统;所述电涡流耗能装置和所述传感器系统都与控制系统通过数据传输连接;首先,基于有限元计算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传感器系统输入与电涡流耗能装置最优电流输出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当发生地震动时,传感器系统实时记录桩底振动输入。振动数据输入控制系统,系统优化最优电流输出,调整电磁铁中电流强度,从而控制电磁铁磁场强度,进而实现核电站振动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1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096585.7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入式承台地基土水平定向预压装置及实施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通过注浆挤扩装置挤压埋入式承台侧壁地基土体,不但扩大了埋入式承台与地基土体之间的水平相互作用受力面积,更实现对承台侧壁地基土预压强化处理,使得地基土能在较小压缩变形情况下就可提供较高的水平抗力,实现提升群桩基础的安全储备目标。该定向预压装置为各种埋入式承台群桩基础、埋入式块体基础承台性能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不但增强了基础的安全储备,更为后续承台水平抗力作用的利用奠定应用基础,对我国桥梁工程中群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设计和安全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48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042462.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16F15/03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体系的可移动式海上浮动核电站,包括动力舱、动力舱上部设置有灌水舱,灌水舱上部的四周设置有外壁,述灌水舱上部设置有减震垫层,减震垫层上设置有位于四周的外壁里面的反应堆装置区,外壁内侧与反应堆装置区之间设置有一组三维电涡流减震装置,反应堆装置区中心设置有核筒;动力舱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多个推进器,灌水舱里面设置有水位检测设备,外壁上安装有加速度计,水位检测设备、加速度计通过电缆线连接采集仪,采集仪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推进器。本发明便于实时调整浮动核电站的吃水深度及各推进装置动力大小。借用TLD耗能技术、砂垫层技术和电涡流耗能技术,实现浮动核电站振动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4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42462.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16F15/03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体系的可移动式海上浮动核电站,包括动力舱、动力舱上部设置有灌水舱,灌水舱上部的四周设置有外壁,述灌水舱上部设置有减震垫层,减震垫层上设置有位于四周的外壁里面的反应堆装置区,外壁内侧与反应堆装置区之间设置有一组三维电涡流减震装置,反应堆装置区中心设置有核筒;动力舱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多个推进器,灌水舱里面设置有水位检测设备,外壁上安装有加速度计,水位检测设备、加速度计通过电缆线连接采集仪,采集仪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推进器。本发明便于实时调整浮动核电站的吃水深度及各推进装置动力大小。借用TLD耗能技术、砂垫层技术和电涡流耗能技术,实现浮动核电站振动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9715.6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骨状玄武岩纤维中空锚杆系统及安装方法。本发明的鱼骨状玄武岩纤维中空锚杆系统,包括鱼骨状玄武岩纤维中空锚杆及锚具,所述鱼骨状玄武岩纤维中空锚杆包括主杆及与主杆成一体的一组鱼骨状结构,所述主杆的中部具有沿轴向的主通道,所述鱼骨状结构上具有与主通道连通的副通道,所述主杆上还具有垂直于主杆轴向的侧通道,所述主杆上位于所述主通道的端口设置有主封口塞,所述侧通道上和所述副通道上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出口,所述出口上设置有辅封口塞。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地下水丰富地区传统锚杆锈蚀失稳的问题,同时为锚杆锚固系统提供更为可靠地锚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42606.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电涡流耗能装置的智能核电站复合隔震基础,包括桩、位于桩上面的隔震垫层、位于所述隔震垫层上的筏板、位于所述筏板上的上部结构裙房及安全壳体;所述的桩和所述隔震垫层之间设置有电涡流耗能装置;在桩里面选取检测桩安装传感器系统;所述电涡流耗能装置和所述传感器系统都与控制系统通过数据传输连接;首先,基于有限元计算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传感器系统输入与电涡流耗能装置最优电流输出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当发生地震动时,传感器系统实时记录桩底振动输入。振动数据输入控制系统,系统优化最优电流输出,调整电磁铁中电流强度,从而控制电磁铁磁场强度,进而实现核电站振动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14727.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型桩拟双向循环荷载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该用于模型桩拟双向循环荷载加载装置包括用于填土固定模拟桩的模拟箱、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卡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钢丝绳上并且两个钢丝绳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模拟桩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弹簧测力计连接固定支座,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用于放置质量块的托盘。该装置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弹性,通过在托盘中增加质量块和减少托盘中原来的质量块形成水平循环荷载;通过控制托盘中增加质量块和减少质量块的速度来控制循环的频率。以此加载方法来研究桩在水平循环荷载下受加载频率、循环次数、循环周期的影响,分析桩的承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06390.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矩形挖孔桩的根键式桩侧后压浆装置的施工方法。应用于矩形挖孔桩的根键式桩侧后压浆装置的矩形压浆环管的外侧通孔上设有顶推套管,矩形压浆环管的内侧通孔设有顶推旋进螺栓;压浆喷头装置的外侧设有可扩张的铁瓣;压浆喷头装置固定在矩形压浆环管的管体外侧通孔部、且与矩形压浆环管内相互连通顶推套管的一端与顶推旋进螺栓相接,顶推套管的另一端与铁瓣相互固定;矩形压浆环管的横向或纵向的管体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横向或纵向的其中一管体的内侧通孔上设有压浆直管;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将压浆管预装配于矩形人工挖孔桩基钢筋笼的工程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压浆设备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114538.0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推装置及其提升低承台水平承载性能的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通过该顶推装置能够挤压低承台侧壁土体并回灌密实的碎石混凝土,解决了低承台侧壁地基土体松散且与承台侧壁不能紧密接触而无法提供高水平抗力作用的缺陷,进而达到显著提高低承台水平承载性能的目的,实现提升低承台群桩基础的安全储备目标。该装置在压缩土体后采用复位装置复位,能够将主要部件从卡槽内取出,因此可实现重复利用,从而显著将降低顶推装置的应用成本。其为重要工程的大型低承台群桩基础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储备,更使得群桩基础设计过程中考虑低承台的作用成为可能,对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大型群桩基础高水平设计和安全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