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70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73992.7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然后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最后将改性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二氯甲烷充分溶解的聚乳酸中复配组成复合物,从而获得改性氧化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本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大量制备。使用硅烷偶联剂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解决了氧化石墨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61567.9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从而使氧化石墨烯能够在水泥浆体中均匀分散,主要包括将浓度为0.2~5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置于60~80℃水浴锅中,边搅拌边滴加质量为氧化石墨烯质量6~8倍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反应后超声0.5~1hrs即可得到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方法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改性氧化石墨烯,PC通过共价作用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降低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对Ca2+的吸附程度,从而解决了氧化石墨烯胶体在遇到带正电荷Ca2+会发生的聚沉问题,进而保证了氧化石墨烯在早龄期水泥浆体中能均匀稳定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20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61567.9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32/198 ,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从而使氧化石墨烯能够在水泥浆体中均匀分散,主要包括将浓度为0.2~5 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置于60~80℃水浴锅中,边搅拌边滴加质量为氧化石墨烯质量6~8倍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反应后超声0.5~1hrs即可得到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方法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改性氧化石墨烯,PC通过共价作用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降低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对Ca2+的吸附程度,从而解决了氧化石墨烯胶体在遇到带正电荷Ca2+会发生的聚沉问题,进而保证了氧化石墨烯在早龄期水泥浆体中能均匀稳定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072654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45843.3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质量石墨烯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对石墨粉进行热膨胀处理以制得膨胀石墨。2.将得到的膨胀石墨同甲基吡咯烷酮(NMP)试剂混合,添加胆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再置于实验室高速乳化机下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剪切后的原料通过离心过滤收集。该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过程稳定成本低廉,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批量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制备石墨烯的方案,该产物石墨烯片层结构完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并且制备过程未添加酸碱等环境污染物,在石墨烯的绿色制备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159572.8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30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G11/24 , H01G11/34 , H01G11/36 , H01G1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棒状β‑二氧化锰气凝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配置成2mg/ml的溶液。2.通过水热法利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锰可控制备纳米棒状β‑MnO2;2.将纳米棒状β‑MnO2加入到配置好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超声使二氧化锰均匀分散。3.将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的混合溶液倒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自组装成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棒状β‑MnO2水凝胶。4.利用冷冻干燥方法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棒β‑MnO2气凝胶。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纳米棒状β‑MnO2的加入减少了石墨烯片层间的团聚同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较高的导电性可以加快电子的传输速率从而可以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54071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37856.0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53 , B01J35/0033 , B01J37/10 , B01J3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制备银-氧化锌-石墨烯-泡沫镍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泡沫镍基体上生长一层石墨烯,制备出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基体;2.将ZnCl2和氨水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并将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把制备出的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基体浸入溶液中,将反应釜放置于干燥箱中在100℃-150℃保温1-3hrs;3.将硝酸银和L-精氨酸以一定的摩尔浓度比配制出银-精氨酸溶液,然后将氧化锌-石墨烯-泡沫镍复合物浸入银-精氨酸溶液中,自组装12-18hrs取出,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后直接放入抗环血酸溶液中,20-50mins后取出冲洗,干燥,获得质量稳定的银-氧化锌-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51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72777.5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价金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复合结构的简易制备方法,以氯金酸为金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首先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一价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CVD法制备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复合结构,最后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一价金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复合结构。该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过程稳定,成本低廉,且一价金纳米粒子分布均匀。该复合结构呈三维网络结构且孔洞连续,具有较高的活性以及导电性,在电化学传感和环境污染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6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08764.X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常州立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箔表面包覆生长上下两片石墨烯薄膜的同步转移方法:在包覆生长在铜箔上下表面的石墨烯膜上旋涂有机溶剂;烘干、裁剪包覆石墨烯的铜箔;腐蚀溶解铜箔基体,分离石墨烯膜;用两块叠加在一起的基底插入两片石墨烯膜之间的间隙中,分离,并将石墨烯薄膜同步转移到基底上;漂洗、烘干。再放入热丙酮溶液中,去除PMMA,同步得到两块转移到基底上的石墨烯。该方法将一片铜箔上生长的上下两片石墨烯膜同时完整地转移到目标基体上,实现了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的高效利用,环保节能,工艺流程简单、高效、稳定、成本远低于常规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对实现石墨烯在触摸屏等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2165.7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9/042 ,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P能馈型交流负载设计系统,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隔离降压模块:用于将交流电的输入电压进行降压;负载模拟模块:用于对输入电流和降压后的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并发送至DSP控制模块;DSP控制模块:用于将采样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进行A/D转换,根据调整算法输出相应的PWM和SPWM;功率回馈模块:用于根据输出的PWM和SPWM,使用全控逆变电路,通过PI调节实现对于稳态电流以及功率因数控制,最终得到整流及能量回馈的波形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187603.0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方形铜纳米粒子‑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泡沫镍基体上生长一层石墨烯,制备出石墨烯‑泡沫镍基体,2.将上述石墨烯‑泡沫镍基体材料直接浸入CuSO4溶液中,让其置换反应1‑1.5h即得到方形铜纳米粒子‑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三维骨架石墨烯表面不易团聚,尺寸均一,充分利用石墨烯、铜粒子各自优异的电学、催化和传感等性能的协同效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反应活性位点多、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导电性好,在催化、生物传感、环境保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