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82058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80645.9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晶体发射层的等离子体显示器件,涉及等离子体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晶体发射层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前基板介质层上朝向后基板的一侧布置前基板保护膜MgO薄膜;障壁与后基板介质层之间形成像素空间,像素空间的内壁涂覆荧光粉层;位于两个障壁之间的前基板保护膜MgO薄膜上朝向后基板的一侧设置晶体发射层,所述晶体发射层由若干个MgO晶粒组成,每个MgO晶粒中掺杂S2型离子。本发明实现了采用掺杂的MgO单晶作为晶体发射层,综合改善等离子体器件的特性,降低统计响应时间,同时利用掺杂的元素在MgO晶体中形成适当的杂质中心,以改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445795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405146.0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03
Abstract: 一种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光调制器阵列、后基板、背光源,在前基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扫描电极,在后基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寻址电极,光调制器阵列封装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光调制器阵列由按阵列排列的光调制器组成。本发明应用了光学量子隧道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光调制器阵列,工作时由前、后基板上的电极控制光调制器阵列对背光源提供的外光源进行调制,从而达到显示信息的目的,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55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8418.0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J17/49
Abstract: 一种柔性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涉及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柔性显示板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厚度小于等于100微米的柔性玻璃基板以及封装在前玻璃基板、后玻璃基板之间、包含导电栅网孔的荫罩,寻址电极及扫描电极分别制作在前玻璃基板、后玻璃基板的外表面,并呈正交放置,使寻址电极、扫描电极及前、后玻璃基板形成的介质与荫罩孔的空间形成交流等离子体放电空间,产生的深紫外光激发涂覆在荫罩孔壁的荧光粉层,产生可见光,由于超薄玻璃的柔软性及金属荫罩的柔软性,上述结构构成了荫罩式等离子体柔性显示板。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制作工艺中高温的需求下,大为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428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68542.1
申请日:2010-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采用混合保护层的等离子显示器及混合保护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应用于等离子显示器中的保护层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将30%<Zn含量<50%的Mg1-xZnxO晶体作为源一,将0<Zn含量<10%的Mg1-xZnxO晶体作为源二,将源一和源二按照一定比例混和构成源三,混和比例控制为,源一占总重量的50~70%,源二占总重量的30~50%。将源三按照使用溶剂重量的5~10%的比例,分散到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超声处理使之均匀分散在溶剂中,采用喷雾喷枪,均匀喷洒在已制备好MgO薄膜的表面,待有机溶剂挥发,便形成MgO薄膜表面上的混和保护层。本发明实现了降低统计响应时间,改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44579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5146.0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03
Abstract: 一种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光调制器阵列、后基板、背光源,在前基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扫描电极,在后基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寻址电极,光调制器阵列封装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光调制器阵列由按阵列排列的光调制器组成。本发明应用了光学量子隧道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光调制器阵列,工作时由前、后基板上的电极控制光调制器阵列对背光源提供的外光源进行调制,从而达到显示信息的目的,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871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9149.2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面柔性超薄平面紫外光源,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平板光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前基板、后基板、荫罩、封接框;前基板上远离后基板的一侧布置至少一对放电电极,后基板上远离前基板的一侧布置至少一对辅助电极,前基板、后基板之间通过封接框连接,荫罩设置在前基板、后基板、封接框形成的空间内,前基板上朝向后基板的一侧镀有保护膜层,后基板上朝向前基板的一侧镀有紫外漫反射层,荫罩上设置与放电电极平行的荫罩通槽,荫罩通槽上朝向前基板的一侧布置荫罩孔,所述荫罩孔与放电电极对应布置。本发明实现了发光亮度、发光面积可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2394019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07432.3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一种非主动发光型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光调制器阵列、后基板、背光源,在前基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扫描电极,在后基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排列有条状的寻址电极,光调制器阵列封装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光调制器阵列由按阵列排列的光调制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光学量子隧道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光调制器阵列,工作时由前、后基板上的电极控制光调制器阵列对背光源提供的外光源进行调制,从而达到显示信息的目的,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