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09601.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及其原材料快速筛选方法。通过判断n组分在胶凝体系中归一化后比例Fn来判断待测体系是否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当CaO的Fn≥0.30、SiO2的Fn≥0.30且Al2O3的Fn≥0.10时,判断待测体系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在上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给定任意胶凝体系材料配比和部分材料所含成分,反向推导剩余材料应含成分范围Wni,实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原材料快速筛选。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确定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组成范围,并且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快硅铝酸盐胶凝体系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9601.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及其原材料快速筛选方法。通过判断n组分在胶凝体系中归一化后比例Fn来判断待测体系是否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当CaO的Fn≥0.30、SiO2的Fn≥0.30且Al2O3的Fn≥0.10时,判断待测体系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在上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给定任意胶凝体系材料配比和部分材料所含成分,反向推导剩余材料应含成分范围Wni,实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原材料快速筛选。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确定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组成范围,并且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快硅铝酸盐胶凝体系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4850.5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8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仿生聚合物制备无水泥混凝土的方法,其原材料重量分数包括固体废弃物粉料290‑450份、固体废弃物细集料680‑810份、固体废弃物粗骨料980‑1200份、仿生聚合物乳液160‑280份;采用仿生聚合物作为胶结剂,将不同粒径尺寸的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相当强度的无水泥无碳排的混凝土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废弃物,还能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同时,通过合理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废弃物堆积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公开的此种利用仿生聚合物制备无水泥混凝土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37253.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性能和碳排放的混凝土胶凝体系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胶凝体系中熟料和辅助胶凝材料的具体组分数据以与对应的性能数据,形成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数据集;基于碳排放计算公式,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碳排放量数据集;对上述数据集进行拟合,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的拟合公式;根据所述拟合公式得到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三元等值线图,由三元等值线图得出任意碳排放与性能下的CaO‑SiO2‑Al2O3配比范围;在CaO‑SiO2‑Al2O3范围内倒推出水泥中熟料含量与辅助胶凝材料配比,进行胶凝体系的组分设计。本发明可确保混凝土胶凝体系在满足性能与碳排放要求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材料供应状况等实际情况,为选择具体材料组成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7253.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性能和碳排放的混凝土胶凝体系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胶凝体系中熟料和辅助胶凝材料的具体组分数据以与对应的性能数据,形成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数据集;基于碳排放计算公式,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碳排放量数据集;对上述数据集进行拟合,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的拟合公式;根据所述拟合公式得到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三元等值线图,由三元等值线图得出任意碳排放与性能下的CaO‑SiO2‑Al2O3配比范围;在CaO‑SiO2‑Al2O3范围内倒推出水泥中熟料含量与辅助胶凝材料配比,进行胶凝体系的组分设计。本发明可确保混凝土胶凝体系在满足性能与碳排放要求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材料供应状况等实际情况,为选择具体材料组成提供指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