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洋湿地的生态建筑小区

    公开(公告)号:CN10260597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3415.9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洋湿地的生态建筑小区,利用海洋湿地系统作为建筑空调冷热源,包括综合沉淀池、海洋湿地、换热池,所述的综合沉淀池包括多级重力沉淀池、初效沉淀池A、初效沉淀池B,所述的多级重力沉淀池由沉淀塘组成;所述的初效沉淀池A入口通入来自海洋的海水,出口经过多级重力沉淀池后连接海洋湿地;所述的初效沉淀池B入口通入来自海洋湿地的海水,出口经过多级重力沉淀池后连接换热池;所述的海洋湿地内种植盐生植物;所述的换热池包括换热池框架、滤料A、滤料B、换热盘管。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可持续再生能源,并且真正的解决或是减少海水源热泵系统中的管道腐蚀的问题,然后依托海水源热泵这种高效的能源方式节约建筑用电、用水。

    用于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40779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34259.2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集热器,包括太阳能烟囱,集热器,沿与所述的集热器为同一圆心,直径为0.8~2米的圆的切线方向,垂直地面布置透明材料隔板,透明材料隔板的下沿紧贴集热器的地面,上沿紧贴集热器的顶棚;所述的透明材料隔板将集热器沿圆周方向均分成至少24个区域;透明材料隔板的外沿直达集热器的外缘,其长度为60米~110米。本发明提高了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集热器的集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发电效率。由于增加了集热器的加热面积,从而降低了集热器的散热损失;平板玻璃对空气流的引导作用,使空气在到达透平发电机的入口时,达到透平入口的气流要求,从而减少了气流的流动损失。

    结合光伏技术的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37199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4261.X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赵敬德 刘妮 邹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5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光伏技术的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烟囱,集热器,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顶棚贴覆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或在所述的集热器的底面上敷设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集热器顶棚贴覆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是透光的。所述的集热器底面上敷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普通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中光能和热能,太阳能电池板在将太阳能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剩余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用于加热进入集热器内的空气;光伏电池板可以得到良好的冷却,保证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发电功率;增加了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30%左右。

    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7357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10047285.4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首先在过滤净化装置中过滤净化干燥器的排气;然后在溶液再生装置中利用净化后排气中的热能加热除湿后的稀溶液,实现浓溶液的再生,同时排气中部分水蒸汽析出为凝结水,降低了排气的含湿量;接着在回热装置中利用溶液再生器排气中的热能加热除湿后的干空气,降低进入除湿装置的湿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焓值;随后在除湿装置中对湿空气进行溶液除湿处理,除湿后的干空气,进入回热装置初步加热后,再经过加热装置的加热达到烘燥工艺的参数要求;最后干空气进入干燥器对物料进行烘燥。本发明同时达到了节能与环保的双重效果,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能源、机械领域。

    一种基于海洋湿地的生态建筑小区

    公开(公告)号:CN102605970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093415.9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洋湿地的生态建筑小区,利用海洋湿地系统作为建筑空调冷热源,包括综合沉淀池、海洋湿地、换热池,所述的综合沉淀池包括多级重力沉淀池、初效沉淀池A、初效沉淀池B,所述的多级重力沉淀池由沉淀塘组成;所述的初效沉淀池A入口通入来自海洋的海水,出口经过多级重力沉淀池后连接海洋湿地;所述的初效沉淀池B入口通入来自海洋湿地的海水,出口经过多级重力沉淀池后连接换热池;所述的海洋湿地内种植盐生植物;所述的换热池包括换热池框架、滤料A、滤料B、换热盘管。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可持续再生能源,并且真正的解决或是减少海水源热泵系统中的管道腐蚀的问题,然后依托海水源热泵这种高效的能源方式节约建筑用电、用水。

    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9213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047285.4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排气高效烘燥系统和方法,首先在过滤净化装置中过滤净化干燥器的排气;然后在溶液再生装置中利用净化后排气中的热能加热除湿后的稀溶液,实现浓溶液的再生,同时排气中部分水蒸汽析出为凝结水,降低了排气的含湿量;接着在回热装置中利用溶液再生器排气中的热能加热除湿后的干空气,降低进入除湿装置的湿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焓值;随后在除湿装置中对湿空气进行溶液除湿处理,除湿后的干空气,进入回热装置初步加热后,再经过加热装置的加热达到烘燥工艺的参数要求;最后干空气进入干燥器对物料进行烘燥。本发明同时达到了节能与环保的双重效果,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能源、机械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