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806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234450.9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丙三醇增强二聚酸型聚酰胺薄膜,包括以下组分:二聚酸型聚酰胺;丙三醇溶液,以及丙三醇增强二聚酸型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聚酸与乙二胺按摩尔比为0.5‑1.5:0.7‑1.2加入混合后,加入磷酸;温度设定为137‑162℃,加热成盐;将温度均匀上升至218‑240℃,恒温加热,制备二聚酸型聚酰胺;将丙三醇按体积比为0.7‑1.3:8‑13加入无水乙醇中,完成制备丙三醇溶液;在二聚酸型聚酰胺溶解于四氢呋喃过程中加入丙三醇溶液,等四氢呋喃完全挥发后制得薄膜;添加丙三醇溶液与二聚酸型聚酰胺作用后的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添加丙三醇溶液后薄膜仍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80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34450.9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丙三醇增强二聚酸型聚酰胺薄膜,包括以下组分:二聚酸型聚酰胺;丙三醇溶液,以及丙三醇增强二聚酸型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聚酸与乙二胺按摩尔比为0.5‑1.5:0.7‑1.2加入混合后,加入磷酸;温度设定为137‑162℃,加热成盐;将温度均匀上升至218‑240℃,恒温加热,制备二聚酸型聚酰胺;将丙三醇按体积比为0.7‑1.3:8‑13加入无水乙醇中,完成制备丙三醇溶液;在二聚酸型聚酰胺溶解于四氢呋喃过程中加入丙三醇溶液,等四氢呋喃完全挥发后制得薄膜;添加丙三醇溶液与二聚酸型聚酰胺作用后的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添加丙三醇溶液后薄膜仍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224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2016.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气柱膜充气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气柱膜充气设备,包括外壳、气泵、充气管以及用于送料的成对设置的送料滚轮,还包括成对设置的密封滚轮;所述气泵安装在外壳内部,气泵的结构包括活塞筒、活塞体、偏心轮和驱动轴,活塞体滑动安装在活塞筒内,所述活塞筒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气单向阀和一个出气单向阀,两个出气单向阀排出的气体通过管路汇聚后经由所述充气管的末端排出。本发明中,气泵和送料滚轮采用同一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调整气泵中活塞体的行程范围和同步带轮的传动比,从而充分保证充气速度与气柱膜的进给速度匹配精度,避免了充气不足或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8247.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L77/06 , C08L77/02 , C08L77/10 , C08L23/08 , C08K13/04 , C08K7/14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34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完全生物降解高阻隔聚酰胺基复合薄膜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玻璃纤维、水溶性高羟基密度聚合物、超纯水、纳米无机物、流平剂、高分子分散剂。本发明中,基材层经纵向和横向反复拉伸,提升基材层的防渗透性能,尼龙1010相对密度和吸水性比尼龙6和尼龙66低,其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具有高机械强度和较高的尺寸稳定性,熔点高,热变形温度高,掺加尼龙1010有助于提升基材板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制品经延流过后,经热水缓慢加热,避免出现降温过快导致制品变形翘曲的现象,加入玻璃纤维,提升薄膜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546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088652.7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原料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搅拌箱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排料管,搅拌箱的中部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下部设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箱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的下部,固定支架的右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转轴的右端,转轴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本发明适用于一种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原料制备用搅拌装置,通过在装置的上侧设置进料漏斗以及上下移动的堵头,使得原料可以间歇性的进入到搅拌箱中进行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215922852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462967.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为物流周转箱和物流托盘组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位置连接有周转箱本体,且底座的底端正下方位置安置有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的底端两侧位置开设有矩形开口,且托盘本体的正面一侧上方位置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加工开设有螺纹孔槽,所述螺纹孔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竖向板、弹簧、上横板、下横板、定位螺栓、组合槽和套框,结合受力后端竖向板在同时通过上横板和下横板克服一组弹簧产生的回弹作用力,实现向外拉出,及得到对应螺旋安装后,托盘与周转箱之间对应组装,在保证托盘的最大利用率的同时,整个组合结构可自由拼接,可自由拆装,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524596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23263169.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气柱膜充气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气柱膜充气设备,包括外壳、气泵、充气管以及用于送料的成对设置的送料滚轮,还包括成对设置的密封滚轮;所述气泵安装在外壳内部,气泵的结构包括活塞筒、活塞体、偏心轮和驱动轴,活塞体滑动安装在活塞筒内,所述活塞筒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气单向阀和一个出气单向阀,两个出气单向阀排出的气体通过管路汇聚后经由所述充气管的末端排出。本发明中,气泵和送料滚轮采用同一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调整气泵中活塞体的行程范围和同步带轮的传动比,从而充分保证充气速度与气柱膜的进给速度匹配精度,避免了充气不足或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323436U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20045281.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包括承载底座、夹持装置、连接杆,承载底座通过铰链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通过球铰链与夹持杆连接,夹持杆两侧各加工有一个圆环形槽孔,圆环形槽孔内具有夹持装置;夹持弹簧设置在圆环形槽孔内,且夹持弹簧一端与所述槽孔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弹簧另一端与置于连接杆端部的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外侧安装有激光键盘。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大小可调,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手机的尺寸,保证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夹持杆上安装有激光键盘,通过夹持杆一端的键盘图案投射装置将键盘图案投影到平整平面上,能够键盘输入,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20224021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0667805.6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79 , C05F11/00 , B01F33/83 , B01F27/90 , B01F35/12 , B01F35/71 , B02C23/08 , B02C23/18 , B02C18/10 , B02C18/24 , B02C18/22 , B02C2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落叶还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用落叶还肥机,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酵罐,发酵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发酵罐上端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粉碎刀,由于驱动电机的运行,从而将会使得旋转杆通过挡块进而套接杆带动第二齿轮沿着第一齿轮发生旋转,此时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将会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粉碎刀带动发酵罐内部的落叶粉碎,并使旋转杆带动刮板对落叶进行刮动,从而使得粉碎后的落叶通过网板落入发酵罐的底部,同时使得旋转杆带动搅拌叶对发酵液和落叶进行搅拌,如此达到了降低还肥设备的能耗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623470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20632.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浦江搏展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间滚动辊子过桥装置,属于传送带技术领域。一种传送带间滚动辊子过桥装置,包括电机、支架、一对支撑杆、辊子、多个导向杆和多个推动部件;辊子转动连接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辊子转动;一对支撑杆平行对称设置在辊子顶端前后两侧并安装在支架上,多个导向杆固定连接在一对支撑杆顶端并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推动部件固定设置在辊子周壁上并位于相邻两个导向杆之间;辊子转动带动推动部件沿辊子的中心轴线进行转动来推动位于支撑杆上的物品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它可以使得两个传送带能很好的进行衔接,且不会对传输的物品造成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