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0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16851.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14 , A01N63/38 , A01P21/00 , C09K17/14 , C12R1/885 , C09K109/00 , C09K101/00
Abstract: 一种盐碱地蒙古柳根部内生木霉菌及其应用,它涉及微生物学、植物学、土壤学领域。本发明的木霉菌为木霉属(Trichoderma sp.)MGNJ210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日期:2021年7月28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873。它用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促进植物种子萌发、促进植物幼苗生长、提高植物幼苗耐盐生理生化以及改良盐渍土壤的应用。本发明用于植物抗逆、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746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306335.5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涉及一种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解决现有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存在稳定性差、颗粒污泥的粒径小及培养时间长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活性污泥;二、将活性污泥进行5个阶段的梯度培养;三、向经过梯度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再加入最终培养基质液培养1~9天,即完成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本发明得到的优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好、颗粒污泥的粒径变大,对COD和氨氮具有高效的生物降解能力,并可同步进行硝化反硝化的培养,培养时间短。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3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1116851.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14 , A01N63/38 , A01P21/00 , C09K17/14 , C12R1/885 , C09K109/00 , C09K101/00
Abstract: 一种盐碱地蒙古柳根部内生木霉菌及其应用,它涉及微生物学、植物学、土壤学领域。本发明的木霉菌为木霉属(Trichoderma sp.)MGNJ210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日期:2021年7月28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873。它用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促进植物种子萌发、促进植物幼苗生长、提高植物幼苗耐盐生理生化以及改良盐渍土壤的应用。本发明用于植物抗逆、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2775.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31/38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木粉)为原料制备木质基CQDs/TiO2/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具有选择性及高效性的针对亚甲基蓝(MB)染料的降解剂。利用木质基碳量子点独特的纳米结构与TiO2结合,得到的复合材料再与MoS2结合,不仅增加了材料的空穴电子对和比表面积,同时使其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改善了TiO2纳米材料易团聚的缺点。可以取代传统且单一的TiO2光催化材料,实现对污水中染料的高效光催化降解实现了针对印染工业中阴离子偶氮染料的高效选择性吸附。传统制备的TiO2光催化材料方法中TiO2的禁带宽度较宽,对可见光的吸收较弱,因此利用CQDs和TiO2进行复合再加入助催剂MoS2可以有效的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而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工艺制备出暴露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的、高降解能力的、不易团聚的纳米级别的木质基CQDs/TiO2/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可应用于亚甲基蓝(MB)染料的高效选择性吸附等领域。此种制造方法原料易得、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推广,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光催化材料制造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746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306335.5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涉及一种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解决现有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存在稳定性差、颗粒污泥的粒径小及培养时间长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活性污泥;二、将活性污泥进行5个阶段的梯度培养;三、向经过梯度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再加入最终培养基质液培养1~9天,即完成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本发明得到的优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好、颗粒污泥的粒径变大,对COD和氨氮具有高效的生物降解能力,并可同步进行硝化反硝化的培养,培养时间短。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