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6086.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授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冷水稻培育辅助授粉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授粉机构;授粉机构包括授粉组件,授粉组件上设置有触发组件;授粉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底部的两侧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授粉刷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第二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授粉刷和第二连接杆。优点在于:该耐冷水稻培育辅助授粉装置,通过设置授粉机构,在使用时,可以从下向上的对稻花穗进行授粉,便于对不同水平高度的稻花穗进行授粉,同时提高了授粉效果,确保了水稻母本的结实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534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101287.7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育种的施肥与防偏移的育苗箱,包括育苗外箱体,所述育苗外箱体的内侧安装有育苗内箱体,所述育苗外箱体的顶端连接有育苗箱盖,所述育苗外箱体的一端嵌入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育苗内箱体的顶端对称安装有调整滑轨,所述调整滑轨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调整滑块,两个所述调整滑块的顶端连接有调整移动板,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调位施肥机构,可对水稻进行精准施肥,也能够一次性对多个分簇秧苗进行施肥,增加了水稻育种时的施肥效率,通过设置的调整防偏移机构,可使用多个第一侧滑板和第二侧滑板对培育的秧苗进行防偏移保护,提高了秧苗培育的防偏移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39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159674.6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插秧组件,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在水稻田里移动,将下料仓中的水稻秧苗放入锥形仓的内部,水稻秧苗通过下料管滑落至传输架的上表面,便于水稻整齐排放,避免操作人员在插秧时需要长时间的弯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的方法,开启传输架工作,带动水稻秧苗传输至压板的上端,并滑落至管道的内部,开启电机工作,使得偏心轮旋转,并不断撞击承接块,承接板带动伸缩管插入水稻田中,并将水稻秧苗插入水稻田里,即可完成插秧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4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0174677.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水稻抗冷害性鉴定前期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制冷机构、真空玻璃罩、内封闭机构、单向流通机构、提升机构和水稻栽种机构,内封闭机构固定设置在真空玻璃罩的内部,真空玻璃罩和内封闭机构的上端均与制冷机构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单向流通机构设置在制冷机构、真空玻璃罩和内封闭机构围成的空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最大化的模拟实际风力的忽大忽小,可进一步模拟现实的水稻表层低温结冰,综合最大化的模拟水稻上端寒冷的气候环境,混合土为海绵与纯土的混合物,冷空气可从土壤流通,可以快速的与实际水稻上端的气温环境相对应,最大化的保证水稻的寒冷环境,综合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2015.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过表达OsbZIP64基因在水稻氮高效利用中的应用,属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OsbZIP64基因在水稻氮高效利用中的作用,可以通过精准调控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实现水稻氮素营养利用率的调控,过表达水稻OsbZIP64基因显著提高植株的氮利用率、结实率、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干重;突变OsbZIP64基因显著降低植株的氮利用率、结实率、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干重;不仅可以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还可以有效缓解因氮肥过量施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培育能够高效吸收与利用氮肥的作物品种方面,其广泛应用将有望引领农业生产更加环保、高效,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与环境保护挑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52019.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氮高效利用基因OsNAC15、其编码的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OsNAC15基因在水稻氮高效利用中的作用,过表达水稻OsNAC15基因显著提高植株的氮利用率、产量,突变OsNAC15基因显著降低植株的氮利用率、产量;突变和/或过表达OsNAC15基因,植株发育正常,可以通过精准调控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实现水稻氮素营养利用率的调控,进而提高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培育能够高效吸收与利用氮肥的作物品种方面,如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及油菜等关键农作物,其广泛应用将有望引领农业生产更加环保、高效,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与环境保护挑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0423.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氮高效利用基因OsNLP6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水稻氮高效利用基因OsNLP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多肽,其编码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水稻氮高效利用基因OsNLP6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OsNLP6基因可以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尤其是能够提升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可以用于培育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水稻新品种,为水稻的育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96086.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授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冷水稻培育辅助授粉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授粉机构;授粉机构包括授粉组件,授粉组件上设置有触发组件;授粉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底部的两侧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授粉刷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第二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授粉刷和第二连接杆。优点在于:该耐冷水稻培育辅助授粉装置,通过设置授粉机构,在使用时,可以从下向上的对稻花穗进行授粉,便于对不同水平高度的稻花穗进行授粉,同时提高了授粉效果,确保了水稻母本的结实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9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1570682.1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盐碱地水稻的快速旱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顶端滑动安装有播种导向密封组件,通过导流块和下料辊,能够对种子或者泥土进行导流处理,避免种子或泥土在播撒的时候出现局部堆积的现象,同时,通过遮板、凸轮、缓冲弹簧和连接杆,能够使得种子或者泥土随着移动箱移动而下料,避免移动箱停止时造成种子或泥土的倾倒,本发明通过播种导向密封组件,通过通料管、下料辊和导流块,便于工作人员对放置在通料管内侧的种子或者泥土进行的导流处理,避免种子或者泥土在播撒的过程中出现局部堆积的现象,也能够使得下料辊随着移动齿轮的移动而转动,避免通料管停止移动时种子或者泥土出现继续下落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70682.1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盐碱地水稻的快速旱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顶端滑动安装有播种导向密封组件,通过导流块和下料辊,能够对种子或者泥土进行导流处理,避免种子或泥土在播撒的时候出现局部堆积的现象,同时,通过遮板、凸轮、缓冲弹簧和连接杆,能够对使得种子或者泥土随着移动箱移动而下料,避免移动箱停止时造成种子或泥土的倾倒,本发明通过播种导向密封组件,通过通料管、下料辊和导流块,便于工作人员对放置在通料管内侧的种子或者泥土进行的导流处理,避免种子或者泥土在播撒的过程中出现局部堆积的现象,也能够使得下料辊随着移动齿轮的移动而转动,避免通料管停止移动时种子或者泥土出现继续下落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