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7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59964.8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花苜蓿在倒春寒变温期成活率的方法,属于紫花苜蓿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紫花苜蓿在倒春寒变温期来临前采用茉莉酸甲酯处理,上述方法可以解决紫花苜蓿在倒春寒变温期的特殊天气条件下返青率低、耐寒性能差,对紫花苜蓿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6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733775.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鞭草的夏季扦插方法,属于牛鞭草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1)扦插苗床的准备、(2)穗条的处理、(3)扦插、(4)扦插后管理,进行了牛鞭草的扦插。由于牛鞭草的生长及扦插需要足够的湿度,北方地区干旱,夏季尤为严重,过度干旱会影响牛鞭草的生长发育,使植株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若干旱时间过长甚至可能导致植株死亡,因此本发明在扦插牛鞭草时,还对扦插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制备一种抵抗剂和土壤混拌在一起,使植株在长时间干旱的情况下,促进根系和植株生长,降低牛鞭草的受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655558.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苜蓿抗低温基因MfJAZ1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抗低温基因MfJAZ1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1所示,所述MfJAZ1全长1176bp,分子式为C1181H1885N325O382S12,分子量为27.13kDa,还公开了黄花苜蓿抗低温基因MfJAZ1在提高植物对环境抗寒或抗低温性能中的应用,为培育出优良的抗寒植物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17469.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韭再生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山韭培养基制备领域,山韭再生培养基的制备原料包括:疏水壳聚糖、两亲性海藻酸、十二烷基氨基丙酸、萘乙酸、无水乙醇、吲哚乙酸、氯化钙溶液、琼脂、蔗糖、MS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制备步骤包括:两亲性壳聚糖‑海藻酸制备、植物激素溶液配制、缓释颗粒悬浮液制备和山韭再生培养基制备。制得的山韭再生培养基用于山韭在生培养过程中的生根培养,解决了生根培养过程中山韭的生根率和成活率无法同时提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2279.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柳枝稷种子发芽的方法,属于种子发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方法(1)选种:选取颜色、大小均一的种子;(2)种子消毒:用蒸馏水冲洗种子3‑5次之后用75%的酒精浸泡120s,用蒸馏水冲洗5‑8次;(3)种子烘干:将种子置于30℃的烘干箱内烘干3h;(4)菌液侵染:将种子用浓度为0.5‑10%EM菌液浓度浸染;(5)再次烘干:将浸染后的种子,再次置于30℃烘干箱中烘干4h;(6)培养发芽:光照培养箱内温度设置为25‑26℃,进行光照12h,黑暗12h培养发芽,解决了柳枝稷出苗不整齐,发芽势低且萌发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36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1660.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灭菌装置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培器械灭菌装置,包括承载底盘、设置在承载底盘上的紫外灯管以及笼罩承载底盘的防护罩,还包括多组围绕所述紫外灯管设置的器械承载组件以及驱动器械承载组件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底盘的上方设有安装所述驱动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承载底盘之间设有多根支撑柱;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根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底盘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转动杆、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的主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的从动齿以及驱动所述主齿轮往复旋转的电机,所述从动齿与所述主齿轮相互啮合。其目的是,使器械在灭菌装置中不断移动,与紫外灯光充分接触,使得灭菌更加充分,灭菌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02967.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韭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山韭组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1)外植体无菌处理:选取山韭植株根尖,消毒处理后得到根尖外植体;(2)诱导培养:将根尖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中,于20‑24℃黑暗培养2‑3天后转入温度为20‑24℃,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0‑12h/天的条件下培养5‑7天,得到根尖胚根;(3)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出来的根尖胚根接入增殖培养基内,培于温度20‑24℃,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0‑12h/天的条件下培养15‑20d天;(4)生根培养:将苗高2‑3cm的幼苗转移至所述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20‑24℃,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0‑12h/天的条件下培养8‑10天后加入处理剂,于温度24‑26℃,光照强度1800‑2200lx,光照时间10‑12h/天的条件下继续培养7‑10天,即可进行室外移栽,解决了山韭组培苗易产生玻璃化,且组培时间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8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807515.8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古草越冬种植方法,属于野古草越冬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及育苗:整地后施基肥,播种野古草种子,待种子出苗后进行育苗管理;(2)植株处理:于11月上旬对植野古草根系进行微创处理;(3)灌根:微创处理完成后,使用保护剂对野古草进行灌根;(4)越冬管理:于野古草上方搭建拱棚,覆盖薄膜,对棚内野古草进行浇水、补肥,解决了野古草越冬存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683442.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属于黄芪种子发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黄芪种子;(2)消毒处理:将种子先用蒸馏水反复冲洗2‑3次,再用2wt%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min,再次用蒸馏水清洗种子4‑5次;(3)菌液侵染:将EM菌液进行灭菌处理,随后浸染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4)烘干处理:将浸染后的种子置于30℃烘箱中烘4.5h,直至种子完全干燥;(5)培养发芽:将种子置于垫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内,将培养皿进行恒温培养,解决使用硫酸浸种易发生危险,同时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017469.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韭再生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山韭培养基制备领域,山韭再生培养基的制备原料包括:疏水壳聚糖、两亲性海藻酸、十二烷基氨基丙酸、萘乙酸、无水乙醇、吲哚乙酸、氯化钙溶液、琼脂、蔗糖、MS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制备步骤包括:两亲性壳聚糖‑海藻酸制备、植物激素溶液配制、缓释颗粒悬浮液制备和山韭再生培养基制备。制得的山韭再生培养基用于山韭在生培养过程中的生根培养,解决了生根培养过程中山韭的生根率和成活率无法同时提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