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式膜分离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8282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0880015557.5

    申请日:2008-04-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渍式膜分离装置,其在分离膜组件的铅直下方设置微小气泡散气管,在分离膜组件为大型的情况下也可从分离膜组件的铅直下方无遗漏地均匀地产生微小气泡。具有多个以平膜作为分离膜的分离膜元件以膜面平行的方式并列地配置的分离膜组件(2)、设置在该分离膜组件的铅直下方的多个微小气泡散气管(4)、和用于向微小气泡散气管供给气体的多个气体供给管(5);多个气体供给管(5)以夹着分离膜组件的铅直下方部分而对向的方式配置,连接于气体供给管的多个微小气泡散气管(4)沿与分离膜元件的膜面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对向的微小气泡散气管的顶端彼此接近、或顶端部分重叠。

    浸没式膜元件的化学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947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180059513.4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当对浸没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时,该浸没式膜元件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对含有高浓度锰的有机废水进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时使用,同时并有效地进行了有机物的分解及除锰,并通过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浸没式膜元件的清洗方法,在不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度的恢复效果,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对含有1mg/L以上的锰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然后通过设置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的膜过滤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在将含有氧化剂的第一液体从所述浸没式膜元件的二次侧注入到该元件的一次侧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所述含有氧化剂的第一液体从所述二次侧抽吸排放到系统的外部,然后将含有酸的第二液体从所述浸没式膜元件的所述二次侧注入到所述一次侧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随后进行抽吸过滤操作。

    一种平板膜的化学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6797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041106.1

    申请日:2006-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的化学清洗技术,适用于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平板膜的清洗。本发明通过对平板膜运行时的操作压力进行探测;当压力超过一定程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平板膜的曝气量,并同时通过加药系统往平板膜内注入清洗液;停留一段时间后,排出平板膜内的清洗液;重复前述步骤至少一次。本发明中加入的清洗药剂可以对平板膜内部进行有效清洗;对停留时间的控制可以保证药剂从膜片内侧渗出到膜片外侧以达到对膜孔和膜外侧的清洗;持续的曝气可以保证空气对膜外侧表面的冲刷,使得清洗后的膜外侧污染物被及时地去除;重复的清洗可以避免一次清洗的不彻底,提高膜片清洗的有效性。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浸没式膜元件的化学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947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9513.4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当对浸没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时,该浸没式膜元件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对含有高浓度锰的有机废水进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时使用,同时并有效地进行了有机物的分解及除锰,并通过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浸没式膜元件的清洗方法,在不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度的恢复效果,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对含有1mg/L以上的锰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然后通过设置在生物反应器处理槽中的膜过滤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在将含有氧化剂的第一液体从所述浸没式膜元件的二次侧注入到该元件的一次侧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所述含有氧化剂的第一液体从所述二次侧抽吸排放到系统的外部,然后将含有酸的第二液体从所述浸没式膜元件的所述二次侧注入到所述一次侧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随后进行抽吸过滤操作。

    污水回用一体化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725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041107.6

    申请日:2006-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新设备,适用于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及回用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回用一体化设备主要由厌氧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反渗透系统、消毒系统、在线探测仪、PLC自动控制系统及各种泵阀等组成。本发明污水回用一体化设备具体操作方式为:污水通过除渣装置2去除大颗粒污染物;然后依次进入厌氧池3、缺氧池5、好氧膜生物反应池7;经过膜组件8的过滤作用,出水进入贮水箱11;通过高压泵12将水注入反渗透装置13,出水经过消毒装置14后作为饮用水回用;设备最终出水可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设备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并且系统操作、维护比较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