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4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2263.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域泥炭质土层中的隧道施工填土筑坝结构及方法,所述填土筑坝结构包括沿隧道方向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所述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中的任一个均由多个子分段推进填筑形成,所述第二填充区和所述第四填充区的粘土含量大于60%。采用分区推进填筑形成填土筑坝结构,可以实现排挤去除泥炭质土,解决后期支护桩施工过程中泥炭质土的存在造成支护桩施工时充盈系数过大和泥浆护壁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242242.1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炭质土深层搅拌桩结构,包括土层结构以及穿设于土层结构中的深层搅拌桩,所述土层结构中至少包括一段泥炭质土层,所述土层结构于所述泥炭质土层的区域形成有粉煤灰固化层,所述粉煤灰固化层包覆于所述深层搅拌桩外侧。本发明的泥炭质土深层搅拌桩结构,通过在泥炭质土中增加粉煤灰固化层,改变了泥炭质土的工程性质,改善了地基土环境,提高了泥炭质土的加固效果,然后再在粉煤灰固化层中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成桩,进而使深层搅拌桩的外侧包覆粉煤灰固化层,从而保证了深层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6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2242.1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炭质土深层搅拌桩结构,包括土层结构以及穿设于土层结构中的深层搅拌桩,所述土层结构中至少包括一段泥炭质土层,所述土层结构于所述泥炭质土层的区域形成有粉煤灰固化层,所述粉煤灰固化层包覆于所述深层搅拌桩外侧。本发明的泥炭质土深层搅拌桩结构,通过在泥炭质土中增加粉煤灰固化层,改变了泥炭质土的工程性质,改善了地基土环境,提高了泥炭质土的加固效果,然后再在粉煤灰固化层中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成桩,进而使深层搅拌桩的外侧包覆粉煤灰固化层,从而保证了深层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42263.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域泥炭质土层中的隧道施工填土筑坝结构及方法,所述填土筑坝结构包括沿隧道方向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所述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中的任一个均由多个子分段推进填筑形成,所述第二填充区和所述第四填充区的粘土含量大于60%。采用分区推进填筑形成填土筑坝结构,可以实现排挤去除泥炭质土,解决后期支护桩施工过程中泥炭质土的存在造成支护桩施工时充盈系数过大和泥浆护壁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8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2244.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两排钢板桩,并行插入水域底部土层中且之间形成围合空间;围檩,对称横设于两排所述钢板桩相背的外侧通过拉杆固定于所述钢板桩;土工膜,设于围合空间内,且与两排所述钢板桩的内侧及所述水域的底部土层贴合;土体结构,填覆于所述围合空间内且被所述土工膜围合。采用围檩和拉杆夹设固定钢板桩,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内支撑,减少了工程量,且围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好,不受围堰和内支撑焊接质量的影响,适用性广且风险小。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且难度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891012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90849.2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5/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设粘土桩的新型灌注桩,包括:预设的粘土桩,贯穿于周围土层中的软弱土层;灌注桩,内置于所述粘土桩内,具有钢筋笼和浇筑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先设置的粘土桩起到了一个强大的保护膜,然后进行灌注桩的施工,能有效解决灌注桩在淤泥层、淤泥质土层、泥炭层、或泥炭质土层环境中的腐蚀问题,提高了灌注桩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855956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90738.1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套筒的灌注桩结构,包括设置于土体结构中的钢筋笼及浇筑于钢筋笼上的灌注混凝土,钢筋笼的外侧套设有钢丝套筒,钢丝套筒绑扎于所述钢筋笼上,灌注混凝土浇筑于绑扎有钢丝套筒的钢筋笼上。采用在钢筋笼上绑扎钢丝套筒,绑扎位置与泥炭质土层相对应,上下每边超出泥炭质土层,可有效避免灌注桩混凝土向泥炭质土层中的流失,而且灌注桩混凝土可在期望的空间内凝结硬化成桩,外围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向外流出,并形成了强度很高的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直接在泥炭质土层中施工灌注桩时充盈系数过大的难题,解决了在泥炭质土层中灌注桩的成桩困难问题,拓宽了灌注桩的应用范围。以较少的投资,得到了很大的收益,从而减少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3924005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90710.8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泥炭质土层中的填土筑坝结构,所述填土筑坝结构包括沿隧道方向且并排设置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所述的第一填充区、第二填充区、第三填充区、第四填充区、以及第五填充区中的任一个均由多个子分段推进填筑形成,所述第二填充区和所述第四填充区的粘土含量大于60%。采用分区推进填筑形成填土筑坝结构,可以实现排挤去除泥炭质土,解决后期支护桩施工过程中泥炭质土的存在造成支护桩施工时充盈系数过大和泥浆护壁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891042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90708.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堰结构,该结构包括:两排钢板桩,并行插入水域底部土层中且之间形成围合空间;围檩,对称横设于两排所述钢板桩相背的外侧通过拉杆固定于所述钢板桩;土工膜,设于围合空间内,且与两排所述钢板桩的内侧及所述水域的底部土层贴合;土体结构,填覆于所述围合空间内且被所述土工膜围合。采用围檩和拉杆夹设固定钢板桩,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内支撑,减少了工程量,且围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好,不受围堰和内支撑焊接质量的影响,适用性广且风险小。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且难度低等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