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84105.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换热器涉及反应堆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热管和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器端板;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支撑结构,包括换热器支座和支撑底板,所述换热器端板通过换热器壳体支撑在支撑底板上。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热管与气体的热量传输,并通过支撑结构允许换热器壳体因轴向膨胀而轴向移动;在热管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本发明可实现将反应堆的热量通过高温热管和热管换热器传递给热动转换系统的工作介质;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将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空气,从而带出堆芯衰变热,以非能动形式实现余热排出,确保反应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9572.8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反应性自动控制的装置,它包括一定长度的全封闭耐高温管壳,所述全封闭耐高温管壳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锂蒸汽汽腔和惰性气体气腔,所述锂蒸汽汽腔与所述惰性气体气腔之间设置有液态金属锂;无需控制驱动机构,能够根据堆芯温度变化全自动、非能动地引入或降低反应性,实现反应堆反应性自动控制;体积小、结构简单,所需的液态金属锂装量很少;金属锂汽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大,反应性引入速度快,中子吸收体位移及反应性负反馈大;可在不同温度下工作,通过预充压力调节,控制液态锂汽化膨胀的起始温度点;温度反应性负反馈大小可调,通过初始气腔体积,可控制单位温度变化液态锂在堆芯的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09489.8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0 , G21C15/257 , G21C17/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3/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微堆临界安全分析方法及系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热管微堆的应用场景;步骤2、基于目标应用场景确定临界安全分析的假定条件;步骤3、根据所述假定条件对热管微堆在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下进行工况分析;步骤4、基于工况分析结果计算得到有效增值系数,并在所述有效增值系数超出限值时对堆芯结构进行调整或者对堆芯材料进行调整。上述热管微堆临界安全分析方法,基于不同场景确定假定条件,并对目标场景下进行工况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可以对堆芯结构和堆芯材料的类型提出改进方案,如此可以准确评估热管微堆临界安全问题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1807.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上海申核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10 ,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堆的多物理耦合计算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对热管堆各部件进行建模,建立热管堆仿真模型、堆芯中子物理学计算模型和热工计算模型;步骤S2建立共享文件夹;步骤S3基于堆芯中子物理计算模型和热管堆仿真模型计算堆芯功率分布,将堆芯功率分布输出到共享文件夹中;步骤S4热工计算模型根据堆芯功率分布进行堆芯热工计算、堆芯力学计算、热管计算和换热器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步的热工参数步骤S5判断当前时间步是否达到预设模拟时间,如果否,时间步进,并将当前时间步的热工参数作为堆芯中子物理学计算模型下一时刻的输入;直至满足预设模拟时间,输出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10012278.6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铅或铅铋合金中间回路的热动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回路,一回路包括设置在主容器内依次连接的冷池、主泵、堆芯、热池、中间热交换器;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回路循环泵、中间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三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给水泵、蒸汽发生器、汽轮机。所述一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钠,二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铅或铅铋合金,三回路为传统水‑蒸汽回路。该系统可以安全、高效的把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反应堆,使其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高温蒸汽,并推动汽轮机做功,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788746.9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非能动停堆装置,该装置包括承压壳(1)、反应堆控制棒(2)、控制棒驱动杆(3)、直线轴承(4)、金属波纹管(5)和控制棒驱动机构(6);所述承压壳(1)内部空间为密闭真空环境,为所述反应堆控制棒(2)的移动提供空间;所述控制棒驱动杆(3)用于驱动所述反应堆控制棒(2)在所述承压壳(1)内移动;所述直线轴承(4)对所述控制棒驱动杆(3)进行径向限位的同时允许其轴向滑动,实现控制棒在堆芯内移动。本装置不受堆内冷却剂流动或浮力作用影响,控制棒可以快速插入堆芯,响应速度快;不依赖于重力作用,同时适用于垂直或水平布置反应堆堆芯。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4641.8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陶瓷包壳金属芯块的核燃料棒,以用于提高燃料棒导热性能,降低燃料芯块中心温度或有效提高燃料功率密度;大幅提高燃料棒包壳机械性能、抗腐蚀和抗辐照性能,降低燃料棒的破损率;显著增加燃料棒的卸料燃耗,从而大大提高燃料利用率;同时使燃料棒具有良好的中子学性能,可以在快堆或热堆中广泛应用。本发明的核燃料棒的包壳采用SiCf/SiC复合陶瓷材料包壳,金属燃料芯块采用U-Zr或U-Pu-Zr合金燃料芯块;包壳和燃料芯块的间隙填充低熔点金属;燃料棒上部采用加长气腔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8673.6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水慢化熔盐堆,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重水慢化熔盐堆包括反应堆容器和堆芯,反应堆容器具有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均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的下部;堆芯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内,所述堆芯包括熔盐通道和重水容纳空间,所述重水容纳空间包裹所述熔盐通道且填充重水,所述熔盐通道连接在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之间。本申请采用液态重水替代固体石墨作为慢化剂,一方面满足熔盐堆的慢化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固体慢化材料辐照肿胀及定期更换的问题,提高核电厂的本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1353.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21C15/257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堆堆芯和热管的耦合计算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引入假想流体,将耦合变量映射到该假想流体,实现堆芯模型和热管模型的耦合,只需开发堆芯模块和热管模块各自的耦合接口,更换其中任一模块时无需修改另一模块的耦合接口,提升了热管堆系统安全分析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5915.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热管微堆中热管失效瞬态事故的试验装置,包括热管微堆模拟装置,包括反应堆组件、换热组件以及设于两者间用于传热的若干高温热管;热管失效模拟装置,包括热管模拟件以及与其连通的冷却循环组件,所述热管模拟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组件中;其中,所述热管模拟件由内管和外管套设组成,两管之间留有通入惰性混合气体的环隙,所述惰性混合气体用于调节所述环隙的热阻,所述内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连通;本发明通过调节气体组分和冷却水的流量,可实现不同温度和不同功率的传热,从而实现不同状态下热管传热以及热管失效瞬态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