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1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03602.5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核沸腾装置及泡核沸腾装置的加工方法,沸腾装置内腔的壁面设有气泡穴,并且壁面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05。如此,通过降低壁面的粗糙度,以及通过气泡穴的设置,使得壁面足够光滑,从而避免气泡在除气泡穴外的地方产生,并将气泡的生长位置引导至气泡穴进行生长,使得气泡的位置具有确定性,进而提高观察和分析气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3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39862.8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动力堆在LOCA事故中的恢复运行的方法。该恢复运行的方法包括步骤:关闭动力堆并关闭二次侧正常给水系统;启动PRHR系统;将海水引入容纳压力容器的隔间,以使海水淹没下封头;在LOCA事故中的破口被隔离后,向隔间充气以排出所引入的海水;关闭PRHR系统,重新打开二次侧正常给水系统;启动动力堆。本发明可以有效缓解事故发生后的堆芯温度快速上升的状况,并能够逐步实现动力堆的部分或全部功率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1509874.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21C17/00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热管微堆的设计特征进行关键现象识别和分级分析以获得热管微堆现象分级表;基于热管微堆的设计特征和热管反应现象分级表进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以获得热管微堆事故清单;根据热管微堆重要部件、核电厂安全法规和热管微堆事故清单确定热管微堆安全准则;根据热管微堆安全准则和热管微堆事故清单确定热管微堆的潜在保护信号清单;根据法定保护信号要求和设计约束条件对潜在保护信号清单进行可实施性优化,确定初步保护信号清单;以及对初步保护信号清单中的保护信号进行关键事故验证以获得最终保护信号清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1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92473.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14/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多孔材料表面涂覆核材和金属化合物的水解产物;对涂覆有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多孔材料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导热填料前驱体,导热填料前驱体包括多孔材料、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从导热填料前驱体中的多孔材料上剥离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以获得导热填料,内核包括核材,外壳包括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导热填料的表面具有羟基基团,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本申请的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能够通过彼此搭接而构建出高效的导热路径。导热填料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避免导热填料在基质中团聚,羟基基团可键合到耐高温基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55987.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2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供汽系统包括进气流道和第一分支流道,进气流道,接收压水堆的低温低压蒸汽;第一分支流道,与进气流道连通,第一分支流道上设有热管堆,热管堆用于对第一分支流道内流通的蒸汽进行加温;热管堆下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用于对流出热管堆的蒸汽进行加压或者与进气流道的蒸汽进行混合以得到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上述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基于现有压水堆提供的低温低压蒸汽,结合热管堆的固有安全和高温优势,利用第一分支流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对低温低压蒸汽进行处理,以获得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实现全范围的压力工业供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1501568.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5/12 , G21C17/035 , G21C9/00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采用密闭的安全壳结构,包括:反应堆隔间,设置在所述安全壳内,包括压力容器、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内部的堆芯和液位计,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上部的分级卸压阀组;注水箱,设置在所述反应堆隔间的一侧,其底部高于所述压力容器的顶端,所述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注水管,远离所述注水箱的注水管一侧与重力注水阀组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重力注水阀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注水管与所述压力容器相连通,所述重力注水阀组的另一端还通过注水管与再循环阀相连通;远离所述注水箱的注水管一侧还通过手动注水阀与所述反应堆隔间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080509.0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用纳米流体预混注射系统,涉及核工程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纳米流体预混注射系统混合效果差、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混合效果及装置的使用寿命,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储气罐以及箱体,所述储气罐内装有保护气体,所述箱体内部分为上部用于盛放纳米颗粒的加料腔室和下部用于盛放冷却剂的混合腔室,两腔室之间设有可开合的加料机构,混合腔室的底部设有用于辅助混合的混合机构,所述加料腔室通过设有第一阀门的第一气体注入管线与储气罐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卸压阀,箱体的底部设有纳米流体排出管线,纳米流体排出管线上设有第二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7997.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 G01K7/02 , G01K1/12 , G01J5/00 , G01J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熔融物测温装置及方法,包括双层套管,在双层套管的顶部设置无线测温传感器,底部固定辐射接收板,在辐射接收板上还设置有接触式测温传感器,所述的双层套管的内套管内部为测温通道,无线测温仪器通过测温通道测量辐射接收板的温度;所述双层套管的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为冷水通道;在冷水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安装有流量计和水温测量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00815.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7/1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式的熔融物瞬态反应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涉及核工业研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熔融物瞬态反应试验装置真空要求高、试验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及准确性,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水冷坩埚、套设在水冷坩埚上的加热机构和屏蔽机构,所述水冷坩埚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测温通道和投料通道,所述盖板分别与用于提供密度大于空气的惰性气体的供气系统和用于测量氧气含量的监测系统连接,所述屏蔽机构位于加热机构与水冷坩埚之间,所述屏蔽机构与盖板滑动连接以上下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344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2909.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核能智能平台架构,它包括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所述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依次互相进行数据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值反应堆建模分析,材料性能数值模拟,流、固、声、磁、温等多物理参数耦合计算,实现元件加工、设备制造、产品组装全过程模拟、优化、监控,实现测量简单化、控制傻瓜化、诊断专家化,运行智能化甚至无人运行,打破核电站数据孤岛,逐步实现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实现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精确控制,项目全局可量化、可视化、可预测的高效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