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6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1228.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头热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工业电炉,包括炉体和自动控制系统;在炉膛内设置有盖的反应室容器,反应室容器底部设有与炉膛连通的气道;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电加热元件和测温传感器;在炉顶设置监测和控制反应室容器内气氛的气氛控制系统,气体传感器主要对反应室容器内的气体成分和气压进行检测,控制反应室容器内的气压。本发明设备能够将工业电炉内部反应温度分布、反应气氛分布均匀化,以及提高顶头热处理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使顶头氧化膜的质量更加均匀稳定,促进顶头热处理的标准化生产,提升顶头氧化膜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顶头的工业制造成本,并实现更有效的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1220.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及其表面的氧化膜制备方法,包括无缝钢管穿孔顶头基体制备和氧化反应制备顶头表面氧化膜步骤,向加热炉内通入C2H5OH和H2O的混合液,控制炉内气氛总压力不低于3KPa,保温至少4h进行氧化反应,在顶头表面形成氧化膜;然后降为室温,从炉内取出顶头产品。本发明调控氧化反应气氛压力和反应时间这两个氧化反应关键参数,在一定浓度水蒸气分压的氧化气体气氛条件下和氧化反应温度下,来调控不同成分系列的顶头表面生长氧化膜的厚度,得到所需氧化膜厚度的高质量高性能顶头产品,并实现顶头生产后段工艺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本发明通过提升氧化过程中的炉膛压力,进而获得较厚的氧化膜厚度,以此提升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24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400094.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增检测玉米dek10基因用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该特异性引物组中扩增该dek10基因左侧DNA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AC204.28的碱基序列为:正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TGACGATGGTCCTTGATTCT;反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CCGTGGTCCGTAGCTC;扩增该dek10基因右侧DNA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GM168.7的碱基序列为:正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GTTTCACTTTCTACCCTCGC;反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ATTAATTAAGAACTGCAGCAGGA。利用这两对特异性引物组能对玉米任何时期和任何组织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检测杂交育种子代各单株中dek10基因的存在与否以及杂合或纯合状态。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利用dek10基因的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2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00094.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增检测玉米dek10基因用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该特异性引物组中扩增该dek10基因左侧DNA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AC204.28的碱基序列为:正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TGACGATGGTCCTTGATTCT;反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CCGTGGTCCGTAGCTC;扩增该dek10基因右侧DNA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GM168.7的碱基序列为:正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GTTTCACTTTCTACCCTCGC;反向引物从5′端至3′端为:ATTAATTAAGAACTGCAGCAGGA。利用这两对特异性引物组能对玉米任何时期和任何组织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检测杂交育种子代各单株中dek10基因的存在与否以及杂合或纯合状态。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利用dek10基因的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1214.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穿孔顶头表面氧化膜生长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进行顶头表面进行生长氧化膜实验,并确定氧化反应条件所需的参数;再建立无缝钢管穿孔顶头表面氧化膜厚度预测模型;然后获取氧化膜生长的实验值;再将实验值输入预测模型,拟合得到氧化膜厚度预测模型;再进行顶头表面氧化膜生长的预测。本发明通过构造无缝钢管穿孔顶头表面氧化膜厚度预测模型,重新选择和设计设计函数因子,考虑炉压的更优化合理范围,结合炉压、氧化时间的综合影响因素,考虑主要影响参数的选择、函数计算项的优化设计和更优算法逻辑,建立一种可以快速预测顶头表面氧化膜厚度的数学模型和系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低成本、高性能穿孔顶头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4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37955.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孔高合金无缝钢管的顶头用钢、顶头及其制造方法,其材料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C:0.20~0.30%;Si:0.25~0.6%;Mn:0.30~1.0%;Mo:0.8~1.5%;Cr:0.5~1.5%;V:0.50~1.0%;Ni:1.0~2.0%;Co:1.0~2.0%;W:4.1~5.5%;其中2≥Ni/Co≥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顶头基体表面氧化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包括Co改性外层氧化膜和包含WSi2增强相的内层氧化膜。本发明顶头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本发明设计出一种自生改性的氧化膜结构,通过Co和Ni的改性,降低了外层氧化膜的脆性;而内层氧化膜则以Co、Ni作为粘结剂、以WSi2作为强化耐磨相、以氧化物为填充剂,进而达到显著提高顶头使用寿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