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9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24134.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重四级杆质谱的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测定方法,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的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对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MXn的离子对丰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该化合物各种同位素异数体的相对含量,得到同位素异数体分布x0、x1、x2、……、xn,由下式计算得到该化合物的同位素丰度E:#imgabs0#其中,X为标记的同位素,n为该标记元素的标记原子数,M为除去标记原子后的剩余分子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对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离子对丰度进行定量分析,获得信噪比更高的同位素异数体分布,从而计算得到更准确的稳定同位素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875870.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取代的烷基,或C6~C18的芳基,或卤素。与现本发明涉及一种酚氧亚胺取代的钌络合物 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双组分催化的效及其制备和应用,该钌络合物的化学通式如下: 果,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聚合的开始,便于工业化操作,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耐水、氧、杂质的特点,此外,酚氧亚胺类配体合成简单,易于调节配1 体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可以有效调控其中,R 为C1~C20直链、支链金属中心钌的催化活性,从而实现对催化剂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298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182731.8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控核壳结构微球粒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给定质量m总核的已知包括核微球粒径d核和密度的核微球,计算得到该给定质量的核微球的总体积V总核和总数目n;(2)计算得到单个核微球所需包覆层聚合物的体积V单体积差;(3)计算得到所需包覆层聚合物的总体积V总体积差;(4)根据所需包覆层聚合物总体积V总体积差、包覆层聚合物的密度计算得到所需要添加的包覆层聚合物的总质量m壳层,然后,将计量的包覆层聚合物加入对应质量的核微球的分散介质中进行聚合,即得到设定目标粒径的核壳结构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快速制备目标粒径的核壳结构微球,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1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9179.5
申请日:2021-03-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氘标记β‑乳球蛋白特征肽段及其制备方法,肽段的分子结构式为HO‑Lys‑Asn‑Glu‑Asn‑Leu‑Ala‑Asp‑Ile‑NH2,其中稳定同位素氘标记的氨基酸为Lys‑D8、Leu‑D6或Ile‑D8的一种或更多种;制备时,采用固相合成多肽方法,以wang树脂及Fmoc保护的稳定同位素氘标记或非标记赖氨酸Fmoc‑Lys(Boc)‑OH为起始原料,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偶合反应得到wang‑Lys(Boc)‑NH2,之后依次与三肽OH‑Asn‑Glu(OtBU)‑Asn‑Fmoc、亮氨酸Fmoc‑Leu‑OH、二肽OH‑Ala‑Asp‑Fmoc、异亮氨酸Fmoc‑Ile‑OH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偶合反应,再经后处理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有效地对β‑乳球蛋白特征肽段IDALNENK进行标记,满足检测过程中特征离子碎片的需求,又提高了贵重氘标记氨基酸试剂的原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有效地提高反应收率及合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2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75870.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酚氧亚胺取代的钌络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该钌络合物的化学通式如下: 其中,R1为C1~C20直链、支链或环状结构的烷基,或C7~C30的单或多芳基取代的烷基;R2~R5分别独立的为氢,或硝基,或C1~C20直链、支链的烷基,或C7~C30的单或多芳基取代的烷基,或C6~C18的芳基,或卤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双组分催化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聚合的开始,便于工业化操作,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耐水、氧、杂质的特点,此外,酚氧亚胺类配体合成简单,易于调节配体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可以有效调控金属中心钌的催化活性,从而实现对催化剂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1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0679900.2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乙烯基咪唑或乙烯基吡啶与磺酸内酯在溶剂中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磺酸功能化咪唑或磺酸功能化吡啶与二乙烯基苯在溶剂中混合,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交联的磺酸功能化咪唑或交联的磺酸功能化吡啶,在分散剂中浸泡0.5~12h,然后加入酸,控制温度为25~90℃,反应0.5~12h,制备得到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改善传质效率、提高催化活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46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1027035.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93/00 , C08F8/34 , C08L95/00 , C08L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链官能化SBS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该支链官能化SBS的接枝官能度(FD)为4~60mol%。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含有极性基团的巯基类化合物,在15~70℃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引发剂,在40~100℃的反应温度下进行侧链官能化反应0.5~2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促交联剂和增塑剂,沉析干燥后得到不同支链官能化SBS;并将其用于改性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选择性高,可用于大规模剂量的生产。所制备出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鞋、防水卷材行业,也可作为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改性助剂,特别用于道路改性沥青行业,可显著改善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相容性,提高改性沥青热存储稳定性,制备高性能改性沥青。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2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059000.8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6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低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钙氨醇盐化合物、催化剂载体、助催化剂和惰性溶剂,助催化剂与钙氨醇盐中钙元素的摩尔比为(0.4~1.0):1,催化剂载体与钙氨醇盐化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比为(0.1~3):1,惰性溶剂与钙氨醇盐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0~100):1;制备方法包括:(1)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金属钙加入到液氨中;(2)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含有有机环氧化物和助催化剂有机腈的惰性溶剂;(3)升温至常温,液氨挥发;(4)升温对体系进行老化处理;催化剂载体在任一步骤前加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载体成本低、催化剂颗粒均匀、活性高等优点,能够稳定高效的制备10万~59万分子量级别聚氧化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8395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59943.4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7/00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210/02 ,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酚氧基亚胺配体锆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双酚亚胺类配体化合物与烷基锂反应后,与卤化锆化合物按摩尔比为1:1.0~1.5在有机介质中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8~110℃,反应2~96小时,再经过滤,浓缩,重结晶处理获得双酚氧基亚胺配体锆化合物,在烷基铝氧烷存在下应用于烯烃均聚和共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获得高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乙烯与丙烯、乙烯与1-己烯、乙烯与1-辛烯的共聚物,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737693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90649.7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CO常温催化氧化的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整体式催化剂包括以贵金属Pt为活性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为助剂涂层,蜂窝陶瓷为载体;所述贵金属Pt、复合金属氧化物涂层和蜂窝陶瓷载体的质量比为0.01~2:5~20:80~90。该复合金属氧化物涂层为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按照质量比为10~15:1~5:1~5的混合物。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常温活性高,降低了CO脱除过程的能耗,具有良好的抗水抗硫性能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在高空速、CO浓度和风量变化的工况下实现CO的有效脱除,适用于各类燃烧尾气和封闭半封闭场所中CO的常温消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