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86651.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ArsL突变体及其在合成Arsinothricin中的应用。ArsL突变体为野生型AST合成酶ArsL的氨基酸序列的第428的半胱氨酸C突变为丙氨酸A所获得的突变体,所述ArsL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ArsL突变体在催化甲基砷酸钠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Arsinothricin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ArsL突变体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利用ArsL突变体实现了高浓度MMA向AST转化的过程,ArsLC428A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AST合成酶的催化活性明显提升。并且使用本发明的合成路径的产率相较于有机合成路径、半有机酶合成和天然生物合成路径的催化产率明显提升,ArsL突变体能够作为潜在的工业化应用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946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465504.5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材热冲压及模具内淬火配分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坯体放入加热炉中保温,进行奥氏体化处理;2)将坯体转移至模具上并压合模具后进行初步淬火,实现粗成形,获得粗成形件;3)打开模具,将粗成形件在空气中冷却,进行配分;4)再次闭合模具进行终淬火后水冷,实现粗成形件的精成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材热冲压及模具内淬火配分一体化处理方法,能够在线高效地实现钢板的冲压成形、淬火及配分三种功能,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成形件的塑性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9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65504.5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材热冲压及模具内淬火配分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坯体放入加热炉中保温,进行奥氏体化处理;2)将坯体转移至模具上并压合模具后进行初步淬火,实现粗成形,获得粗成形件;3)打开模具,将粗成形件在空气中冷却,进行配分;4)再次闭合模具进行终淬火后水冷,实现粗成形件的精成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材热冲压及模具内淬火配分一体化处理方法,能够在线高效地实现钢板的冲压成形、淬火及配分三种功能,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成形件的塑性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80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89428.1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77 , A61B5/004 , A61B5/7405 , A61B5/742 , A63B7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监测、指导设备和系统、以及生成指导使用者进行面部神经/肌肉康复锻炼的信息的方法,面部识别模块对使用者面部进行识别后,面部图像拍摄装置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拍照;面部对比模块将使用者面部图像进行左右对称度对比,并将对称度量化;处理器获得量化的对称度之后,操作查询模块从储存装置中查询复合对称度条件的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转化为可输出的可视化信息,以备通过信息输出装置输出。本发明避免了对面板神经/肌肉康复情况判断的主观性,而且使用者可以事实的对自己的康复情况进行自我检测,不必过度依赖医护人员,减轻了使用者就医成本,也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6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9415.4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3481 , G06F19/3418 , G06K9/00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部神经/肌肉康复锻炼远程管理系统,面部识别模块对使用者面部进行识别后,面部图像拍摄装置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发送给远程连接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面部照片量化的对称度从储存装置中查询复合对称度条件的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通过第一使用终端的信息输出装置输出。本发明避免了对面板神经/肌肉康复情况判断的主观性,而且使用者可以事实的对自己的康复情况进行自我检测,医护人员也可以对使用者实时的进行远程指导,减轻了使用者就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2018330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20840932.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电极夹持装置,包括:连接端子以及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至少一个夹持本体,每个夹持本体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每个夹持本体包括夹持端和按压端,所述夹持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对应连接线缆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端,使得所述夹持端处于张开状态,以便将针电极放入所述夹持端中,在所述夹持端夹持住所述针电极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针电极处于贴合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简化针电极的制造工艺和降低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