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1681A
公开(公告)日:2001-01-31
申请号:CN00121677.5
申请日:2000-07-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A47L9/24
Abstract: 一种具备可减少操作性恶化的缺点的软管的电动吸尘器,将从内藏于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排出的排气介由软管及硬管回流于吸入件等。在连结于内藏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的软管及硬管以及吸入件形成吸气流路和使由电动送风机所排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上述软管由外软管与内软管构成,形成排气流路与吸气流路,并使用将上述外软管及内软管以长的构件卷绕成管状而成的可挠性软管,上述内软管形成为较外软管更易于挠曲。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035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8508.0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A47L9/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用吸入器具,其解决在空气和尘埃的流路弯曲的状态下容易产生吸入噪音的课题。电动吸尘器用吸入器具(10)的弯曲件(12)具有连接筒(18),该连接筒(18)被转动承受部(21)保持为转动自如,转动承受部(21)一体形成于本体(11)。在连接筒(18)转动向立起状态时,在连接筒(18)的前端下方生成紊流袋(26),在这部分容易出现如箭头(27)所示的紊流,容易发生吸入噪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连接筒(18)的前端内表面下方设有肋(30)。肋(30)在空气和尘埃的通过方向(29)延伸,平行地设置有多个。因为利用肋(30)来抑制紊流的发生、降低吸入噪音,所以不依赖于弯曲件(12)的转动位置,难以产生吸入噪音。
-
-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96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710084940.3
申请日:1998-08-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板用吸入具,包括:吸入具本体,下面具有吸入口;旋转刷收纳室,形成于所述吸入具本体内;旋转刷,具有叶片,可旋转地收纳于所述旋转刷收纳室,其中在所述吸入具本体的前侧下端与被清扫面之间的间隙比其他宽而形成吸气路,由该吸气路所吸引的外气被导引至比所述旋转刷的旋转中心更下方的所述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96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84940.3
申请日:1998-08-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板用吸入具,包括:吸入具本体,下面具有吸入口;旋转刷收纳室,形成于所述吸入具本体内;旋转刷,具有叶片,可旋转地收纳于所述旋转刷收纳室,其中在所述吸入具本体的前侧下端与被清扫面之间的间隙比其他宽而形成吸气路,由该吸气路所吸引的外气被导引至比所述旋转刷的旋转中心更下方的所述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306795A
公开(公告)日:2001-08-08
申请号:CN01102246.9
申请日:2001-01-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环流型电动吸尘器,其将来自吸尘器主体的排气在吸入器中实现环流,可使软管的重量减轻,提高绝缘性。该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软管,该软膏由外侧软管和设置于外侧软管内的内侧软管形成;软管连接管;手操作管,另外该电动吸尘器还包括供电线7,该供电线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上述外侧软管与内侧软管之间。
-
-
公开(公告)号:CN1281682A
公开(公告)日:2001-01-31
申请号:CN00121689.9
申请日:2000-07-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A47L9/24
Abstract: 一种电动吸尘器,使得来自吸尘器本体所内藏的电动风扇的排气经由软管及管向吸入件等回流,可防止软管破损。这种电动吸尘器是在和内藏电动风扇14的吸尘器本体1连结的软管21、连结管32以及吸入件33形成吸气流路和将来自电动风扇14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而成的,用外侧软管22和内侧软管23构成所述软管21,形成排气流路和吸气流路,而且组装成令内侧软管23在外侧软管22内松弛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03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008508.0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A47L9/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用吸入器具,其解决在空气和尘埃的流路弯曲的状态下容易产生吸入噪音的课题。电动吸尘器用吸入器具(10)的弯曲件(12)具有连接筒(18),该连接筒(18)被转动承受部(21)保持为转动自如,转动承受部(21)一体形成于本体(11)。在连接筒(18)转动向立起状态时,在连接筒(18)的前端下方生成紊流袋(26),在这部分容易出现如箭头(27)所示的紊流,容易发生吸入噪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连接筒(18)的前端内表面下方设有肋(30)。肋(30)在空气和尘埃的通过方向(29)延伸,平行地设置有多个。因为利用肋(30)来抑制紊流的发生、降低吸入噪音,所以不依赖于弯曲件(12)的转动位置,难以产生吸入噪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