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59C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99118518.8
申请日:1999-09-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2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1/04 , F25D23/003
Abstract: 一种冷藏库,可利用来自冷凝器用风扇的空气有效地解除对玻璃门的结露。冷藏库包括:隔热箱体内的贮藏室,将该贮藏室的前面开口封闭成自由开闭的玻璃门,位于贮藏室下方并在隔热箱体外构成的机械室,该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冷凝器用风扇,将机械室的前面封闭成自由开闭并位于玻璃门下方的机械室盖;在机械室盖上面形成吹出部,冷凝器用风扇吹出的空气自吹出部吹向玻璃门前面,而且在机械室盖形成令气流指向玻璃门方向的导壁。
-
公开(公告)号:CN1243211C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03107658.0
申请日:2003-03-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冷藏库,利用冷凝单元的排热加热下轨道,防止所述下轨道的结露。该冷藏库包括:绝热箱体,其在外箱与内箱之间填充绝热材料,并具有前方开口在内部由冷却器冷却的贮藏室;滑门,其在关闭该绝热箱体的开口时,由设在上、下的轨道引导;机械室,其容纳位于所述的贮藏室下方冷却所述冷却器,且具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冷凝器风扇的冷凝单元。该冷藏库设有风扇箱,其分隔该机械室内冷凝器风扇的吸入侧与排出侧,使在前方吸入排出;还设有补强用的角材,以维持设在该机械室前面的下轨道。该角材的空间的一边连接在冷凝器风扇的排出侧,另一边连接在冷凝器风扇的吸入侧。
-
-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93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86617.8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2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无需使用固定构件等部件而容易地在排泄软管上形成U字回水弯管的冷藏柜的排水装置。该冷藏柜的排水装置具有:贯通形成于排水容器(35)的上侧的单元基座(23)上的第一保持部(45);贯通形成于单元基座(23)上的长孔状的第二保持部(50),具有挠性的折皱状的排泄软管(42)在从底壁2A的排水孔(41)下降而进入第二保持部(50)内后上升,然后再次下降,从而其前端部(42D)插入到第一保持部(45)内而与第一保持部的卡合边缘部(46)卡合,并且进入第二保持部内的部分与第二保持部的卡合边缘部(52)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275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610164273.5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19/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却贮藏库,通过推顶冷却箱等一体化后的冷却单元,将冷却箱无障碍地顶紧于隔热箱体的底壁,构成通过鼓风机将与冷却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从冷气排出口排出到贮藏室内、从冷气吸入口吸入到冷却室内的冷气循环,能够使贮藏室内冷却。该冷却贮藏库具备:限位部,其对冷却单元进行定位,以使形成于隔热箱体的底壁的冷气排出口及冷气吸入口分别与冷却箱内的冷气排出口及冷气吸入口的下侧对应;和转动自如的推顶构件,其抵接于相对于将冷却单元插入到机械室内的方向的安装座的两侧下表面、或内侧和近前侧下表面,向隔热箱体的底壁方向推顶该冷却单元,推顶构件通过弯曲截面圆形的钢棒而构成。
-
-
-
公开(公告)号:CN10252519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31596.X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A47F3/04
Abstract: 一种架装置,其利用搁板支柱来架设搁板,能够防止搁板的晃动及脱落,即使在搁板与支柱之间的间隔因位置的不同而相异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障碍地架设搁板。该架装置直立设置有多个搁板支柱(13),在各搁板支柱上经由搁板托(21)而架设有用于载置物品的搁板(12),搁板托(21)包括:能够与搁板(12)卡合脱离自如地卡合的第一搁板保持部(31)、位于该第一搁板保持部(31)的搁板支柱(13)侧并能够与搁板(12)卡合脱离自如地卡合的第二搁板保持部(32)。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936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586617.8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2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无需使用固定构件等部件而容易地在排泄软管上形成U字回水弯管的冷藏柜的排水装置。该冷藏柜的排水装置具有:贯通形成于排水容器(35)的上侧的单元基座(23)上的第一保持部(45);贯通形成于单元基座(23)上的长孔状的第二保持部(50),具有挠性的折皱状的排泄软管(42)在从底壁2A的排水孔(41)下降而进入第二保持部(50)内后上升,然后再次下降,从而其前端部(42D)插入到第一保持部(45)内而与第一保持部的卡合边缘部(46)卡合,并且进入第二保持部内的部分与第二保持部的卡合边缘部(52)卡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