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0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0362763.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K38/01 , A61K31/728 , A61K36/537 , A61P17/02 , A61P29/00 , A61P37/08 , A61P17/18 , A61P17/10 , A61K8/73 , A61K8/65 , A61K8/9789 , A61Q19/00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物包括I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平衡物质;其中,平衡物质包括NaH2PO4‑Na2HPO4体系、Tris‑HCl体系、Tris‑马来酸体系或HEPES体系,以及包括NaCl和/或KCl;该复合物的pH为6‑8,NaCl和/或KCl的浓度为0.2‑0.9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物在生理pH值范围内,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能在较广范围的比例互溶,且体系稳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沉淀或变性;而且该复合物的渗透压和张力均适于生理体系。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物能够有效促进表皮细胞分泌胶原纤维、抑制炎症,有效地促进皮肤组织修复。本发明提供的含有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3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85713.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修复组合物,包括: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吡咯烷酮羧酸钠、小核菌胶、四氢甲基嘧啶羧酸、谷胱甘肽、绿茶提取物、增稠剂和水,所述小核菌胶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小核菌胶;并提供了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皮肤受损原理出发,利用小核菌胶和绿茶提取物形成表面自由基清除剂,配合谷胱甘肽的小分子渗透作用,形成皮下自由基清除效果,从而实现了内外抗氧化修复,大大提升了皮肤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97870.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B01L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咽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盒体装置;所述盒体装置顶部位置设置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的外端位置设置有控制结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上固定有承载桶,承载桶阵列排布在承载框上,承载装置能够滑动安装在盒体装置的顶部位置,承载装置上摆动安装有承载框,且相邻之间的承载框为交错结构,增加了对试剂临时放置的效果,盒体装置内安装的分隔组件顶部安装有密封板,分隔箱上的密封板能够通过传动组件闭合,实现对存放的试剂进行密封的效果,解决了采集式样过程中,对试剂的放置与取出较为不便,试剂盒本身在存放试剂时密封较差,运送过程中不够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217.6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M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腹膜透析导管,包括内部可充入流体的防堵管道和用于给所述防堵管道充入流体的流体充入装置,所述防堵管道的一端密封并固定于透析段上,另一端与位于体外的流体充入装置接通,所述防堵管道包括位于透析孔旁侧的膨胀囊和将所述膨胀囊与流体充入装置接通的流通管,所述膨胀囊内充入流体时体积可膨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腹膜透析导管结构巧妙,具有防堵效果好,容易插入或抽出患者体内,手术安全性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且能有效解决透析导管位置偏移问题,也能很好地抽出腹腔内积液,透析效果更彻底。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16979.1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A61K31/71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抑制EGFL9基因表达的siRNA、siRNA质粒、慢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在制备肝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研究EGFL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EGFL9基因这一作用靶点;通过设计靶向抑制EGFL9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以及相应的siRNA表达质粒和siRNA慢病毒,从而能够高效抑制肝癌细胞中EGFL9基因的表达,并因此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对于肝癌的EGFL9基因靶向治疗药物的制备意义重大;同时可用于相应RNAi、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拮抗剂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从而为针对EGFL9开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93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20024.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K31/49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SK126在制备抗骨肉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药物新用途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GSK126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增加自噬小体的表达,诱导骨肉瘤细胞的自噬达到抑制骨肉瘤生长的效果。所述GSK126可用于开发治疗骨肉瘤的新型药物,具有广阔的医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408937.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耳鼻喉内窥镜设备,包括夹块,夹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夹块之间前侧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衔接板,两个夹块之间异于衔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板,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两侧的夹块卡接在患者的肩部,通过移动整个装置上的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至对应的治疗检测部位从而配合内窥器本体为患者的耳鼻喉进行一定的观察,利用第二辅助板上的限位环以及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上分别开设的第一窥槽和第二窥槽对耳鼻喉的观测提供一定视野集中辅助,在检测的过程中可将弹簧一端的扣环卡接在对应的挂钩上,使得使用内窥器本体时有一定向外的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92997.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A61K48/00 , A61K31/71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NCEH1基因表达的siRNA、siRNA质粒、慢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肝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研究NCEH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NCEH1基因这一作用靶点;通过设计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NCEH1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以及相应的siRNA表达质粒和siRNA慢病毒,从而能够高效抑制人肝癌细胞中NCEH1基因的表达,并因此有效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对于制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以治疗肝癌的药物意义重大,为针对NCEH1开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12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306555.7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B8/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室容积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处理器,图像采集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超声成像视频,处理器识别单个心动周期内超声成像视频的阴影区域,获取阴影区域的像素数,根据阴影区域的像素数,得到待监测对象的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并基于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得到待监测对象的心室容积变化信息。这样无需借助于心导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无创获取心室容积变化数据,还可以实现在不中断监测的情况下获得即时的心室容积变化数据,从而实现通过超声图像分析获得连续、无创的实时心室容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408937.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耳鼻喉内窥镜设备,包括夹块,夹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夹块之间前侧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衔接板,两个夹块之间异于衔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板,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两侧的夹块卡接在患者的肩部,通过移动整个装置上的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至对应的治疗检测部位从而配合内窥器本体为患者的耳鼻喉进行一定的观察,利用第二辅助板上的限位环以及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上分别开设的第一窥槽和第二窥槽对耳鼻喉的观测提供一定视野集中辅助,在检测的过程中可将弹簧一端的扣环卡接在对应的挂钩上,使得使用内窥器本体时有一定向外的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