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蚬人工繁育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4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48166.1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河蚬人工繁育装置,包括繁殖吊养网箱结构、与繁殖吊养网箱结构连接的种苗培育网箱结构以及外设部件,种苗培育网箱结构包括上层吊养框架体结构、设在上层吊养框架体结构外周的上端防护网体,种苗培育网箱结构包括种苗网体架体、设在种苗网体架体外周的下端防护网体、设在种苗网体架体内底面下部的培育床结构,上层吊养框架体结构包括吊养框架体以及设在吊养框架体上部的吊装台结构。主体为一种杆线式网箱吊养培育装置,根据水流方向横向和纵向两端用木桩固定,和传统繁育方法相比,无需移出河蚬亲本后再添加营养泥,步骤更为简洁高效,可以重复利用,新的繁育装置不但降低了河蚬养殖的成本,还使河蚬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

    一种高效循环净化地下水处理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23773.5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循环净化地下水处理系统以及使用方法,包括与地下水收集管道连接的收集结构、连接收集结构的净化结构以及连接净化结构的水体检测结构,所述的收集结构包括与地下水收集管道连接的存储池仓体、设在存储池仓体中的过滤结构,所述的净化结构包括与存储池仓体连接的净化仓体、设在净化仓体的外侧的排放泵体、设在净化仓体的上部并于排放泵体的上端净化装置。该系统可针对不同污染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进行高效、无扰动的多层监测地下水处理。综合利用了厌氧、好氧处理技术有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同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污泥二次污染,避免地下水中的氮磷富集等问题提高了净化效果。

    一种人工促熟的失衡丽蚌繁育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53992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26561.4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促熟的失衡丽蚌繁育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繁育技术具体包括:亲本选择和培育、成熟钩介幼虫获取、钩介幼虫寄生、感染钩介幼虫的寄主鱼培育以及脱苗后稚蚌和幼蚌培育,所述亲本选择和培育需要先对收集的失衡丽蚌亲本进行挑选,规格大小统一,放置流水的培育池中培育,培育池规格:3.0m*1.5m*0.4m,培育周期3个月,培育期间,定期检查失衡丽蚌发育状态,每星期投喂一次人工养殖的绿藻,经3个月的人工培育的失衡丽蚌亲本性腺发育完全成熟。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收集的失衡丽蚌亲本进行集中培养,经3个月的人工培育的失衡丽蚌亲本性腺发育完全成熟,将失衡丽蚌亲本转出阴干刺激,经自然吐籽获得成熟的钩介幼虫。

    一种生活污水生态修复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72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004431.0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生态修复治理系统,一种生活污水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输送水管连通的污水预处理系统、水生生物净化系统及其深度净化系统,本系统摒弃传统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单一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治理方法,采用了“水生生物净化+深度净化池”多重净化的生态治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理村镇生活污水问题,实现污水的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可将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氮磷等转换为水生产品,带动了水产品产业发展,该发明可应用于治理庭院、生活小区或村庄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其配置结构简单,易于运行管理,成本低廉,治理效果突出。

    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59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48752.2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涉及地表水修复技术领域,在待修复的河中设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在待修复的河中采用立体化空间布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动力机构、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本发明构建由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组成的立体空间化共生净化系统,具有高效吸收降解污染物质的能力;立体空间化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的稳定性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增强,大大缓解雨季初期雨水污染负荷的冲击;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对于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去除能力强,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07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37191.1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涉及生态处理技术领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和生态网膜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生物毡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平行分布,三组生态网膜的一端分别与河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生物毡连接,三组生态网膜将生态处理区从支流入口末端位置开始依次划分成三个连通的级别处理区,该系统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转化为可被水生动植物吸收利用的物质,通过对水生动植物的提取,带来水产业,实现产业化;该系统整体思路是生态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体现,提高了处理效率高,节约了成本。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21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09592.0

    申请日:2017-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系统,包括雨污混排处理系统、河道处理系统和活水循环系统;所述河道处理系统包括净化段和生态稳定段;所述活水循环系统为在生态稳定段下游与净化段上游之间设置流水沟,水泵将水通过所述流水沟从所述生态稳定段下游输送到所述净化段上游,所述流水沟底部的铺设一层碎石,所述碎石上铺设一层陶粒,以提供因地制宜,集雨污分流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硬质护坡栽种技术、跌水技术、活水循环技术和动植物调配技术于一体的组合技术,能够持续改善河道现状,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恢复。

    一种水域中多物种水生态修复实施配置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38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28024.7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域中多物种水生态修复实施配置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设在在水域中设置的多物种生长净化控制装置以及与多物种生长装置连接的水域内智能化控制系统结构,水域内智能化控制系统结构包括水域流量调控单元、养料供给单元,远程自动控制单元、位控制单元。多物种生长净化控制装置包括沉放底座结构、端部固定座体结构、多物种水生态修复养殖控制框体结构、升降调整架结构、底部设备连接台体。该系统结构以及基于多物种生长净化控制装置进流量、水体升降度和养料供给的数据,精确的传输至用户端并且能够针对性的远程操作,从而有效监控水域内的多物种的生长净化生存情况并得以有效的控制水体内的净化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