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5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6164.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CN‑2及其应用,属于肽类抑制剂技术领域。抗菌肽CN‑2的氨基酸序列为RGNYDAAQRGPGGAWAAK,如SEQ ID NO.1所示。抗菌肽CN‑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5.0 mg/mL。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抗菌肽CN‑2及其应用,抗菌肽CN‑2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活性,通过对细菌细胞膜产生破坏从而发挥作用;抗菌肽CN‑2不易产生耐药、低细胞毒性和高细胞选择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的抗菌组合物,同时也可作为肽类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38996.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CN‑1及其应用,属于肽类抑制剂技术领域。抗菌肽CN‑1的氨基酸序列为TILPKRKVMPFL,如SEQ ID NO.1所示。抗菌肽CN‑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mg/mL和5.0mg/mL。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抗菌肽CN‑1及其应用,抗菌肽CN‑1具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通过对细菌细胞膜产生破坏从而发挥作用;抗菌肽CN‑1不易产生耐药、低细胞毒性和高细胞选择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组合物,同时也可作为肽类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38996.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CN‑1及其应用,属于肽类抑制剂技术领域。抗菌肽CN‑1的氨基酸序列为TILPKRKVMPFL,如SEQ ID NO.1所示。抗菌肽CN‑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mg/mL和5.0mg/mL。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抗菌肽CN‑1及其应用,抗菌肽CN‑1具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通过对细菌细胞膜产生破坏从而发挥作用;抗菌肽CN‑1不易产生耐药、低细胞毒性和高细胞选择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6164.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CN‑2及其应用,属于肽类抑制剂技术领域。抗菌肽CN‑2的氨基酸序列为RGNYDAAQRGPGGAWAAK,如SEQ ID NO.1所示。抗菌肽CN‑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5.0 mg/mL。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抗菌肽CN‑2及其应用,抗菌肽CN‑2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活性,通过对细菌细胞膜产生破坏从而发挥作用;抗菌肽CN‑2不易产生耐药、低细胞毒性和高细胞选择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的抗菌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8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04812.4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江苏连动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CN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头上部、插头下部、连接端子、连接线鼻、支撑弹簧、按钮、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针及保护套筒,插头上部与插头下部插接,插头上部与插头下部通过按钮及支撑弹簧实现锁紧,连接端子安装于在插头下部内腔,连接线鼻安装于在插头上部内腔,连接端子与连接线鼻相连接,连接器插座固定在插头下部底端,连接器插针固定在连接器插座内,连接器插针顶端与连接端子连接,保护套筒安装在插头上部尾端。本发明的LD‑CN储能连接器的每个部件可单独存在并进行组装操作,解决组装式结构不能防水密封问题,解决不能防误插与360°旋转共存问题,同时可进行自锁,避免晃动脱落发生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1689.3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东北师范大学
Inventor: 杨雨昕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72 , B01J23/745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5/30 , B01J35/5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英片负载Fe/DC‑CN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Fe/Dc‑CN催化剂,该薄膜为石英片负载0.26%Fe/DC‑CN薄膜,0.26%Fe/DC‑CN均匀分布在石英片表面,且均呈现纳米片形貌。作为固载后的催化剂,本发明避免了复杂的回收过程,既降低了操作的成本,也减少了催化剂的损失,有利于实现催化剂的长期循环使用。本发明的石英片负载0.26%Fe/DC‑CN薄膜能够持续且高效地降解混合污染物,如MPB、APAP、ATN、SMX、PNP和LEV等,在实际废水处理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14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310513108.6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华北理工大学
IPC: C01C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r2CN的合成方法,属于高温陶瓷材料领域。为了对Zr2CN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克服对Zr2CN认知还仅限于由离子溅射方法所制备的ZrCN复合薄膜及其对薄膜性能的贡献问题,提供一种Zr2CN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单斜氧化锆和炭黑为原料,经过配料、混合、成型、干燥及在高纯氮气(氮气纯度为:N2>99.99%)条件下煅烧获得Zr2CN合成材料。本发明可合成出纯度较高的Zr2CN材料,在流动的高纯氮气气氛及1650℃恒温5小时的煅烧条件下,当单斜氧化锆与炭黑的摩尔比为1:4时,ZrO2的转化反应趋于完全,可合成出含量约为100%的Zr2CN。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1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441125.2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4[Fe(CN)6]3@Co3[Co(CN)6]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是将六氰合铁(Ⅱ)酸钾和六氰合钴(Ⅲ)酸钾溶解于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为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由室温缓慢加热,保温,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处理后,得到Fe4[Fe(CN)6]3@Co3[Co(CN)6]2复合材料,其中Fe4[Fe(CN)6]3与Co3[Co(CN)6]2的质量比为1:0.5‑1:2。所述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电流密度为100mA/g充放电时,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783.7mAh/g),且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54946.0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福州兴创云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7C319/20 , C07C32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7/082 , C07C319/20 , C07C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Fe@CN催化剂以及在合成N-[3-氨基丙基-2-羟基乙基硫基]-4-硝基苯甲酰胺的应用,NiFe@CN核壳结构催化剂,该制备过程无需通入氢气,合适的镍铁比例和镍含量有利于生成较小的催化剂颗粒,从而使其具有较强催化活化的能力,对3-氨基丙基-2-羟基乙基硫醚的甲酰化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产物收率得到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US3133084A
公开(公告)日:1964-05-12
申请号:US3133084D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3/30 , C07C255/30 , C07C255/23
-
-
-
-
-
-
-
-
-